天安字典

《古鼎作香炉》

时间: 2025-04-23 20:19:33

诗句

云雷萦带古文章,子子孙孙永奉常。

辛苦勒铭成底事,如今流落管烧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0:19:33

原文展示:

古鼎作香炉
云雷萦带古文章,
子子孙孙永奉常。
辛苦勒铭成底事,如今流落管烧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古代的鼎,曾经是文人雅士所敬仰的文化象征,如今却沦落为香炉,令人感慨。诗中的云和雷象征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子子孙孙”则强调了传统的延续和对古代文物的尊重。“辛苦勒铭”表达了古人对文化传承的付出与努力,但最终却只剩下被人随意使用的命运。

注释:

  • 云雷:象征着浩瀚的文化和历史。
  • 古文章:指的是古代的文献和文化遗产。
  • 子子孙孙:指后代子孙,强调对传统的传承。
  • 辛苦勒铭:指古人辛苦书写铭文的过程,象征着文化的积累。
  • 管烧香:指香炉的实用功能,暗示文化的沦落。

典故解析:

“古鼎”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权力、地位和文化根基,鼎的形象在古文献中频繁出现。鼎不仅是器物,更是权威和历史的象征。“铭文”则是古人用以传达思想和记录历史的一种重要形式,反映了古代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梅溪,南宋时期的诗人、画家和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和田园生活,兼具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文化传承面临挑战。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下,表达了对古代文化遗产的惋惜与思考。

诗歌鉴赏:

《古鼎作香炉》通过古鼎的象征,深刻反映了文化的沦陷与传承的艰难。诗的开头“云雷萦带古文章”用云和雷的形象传达出厚重的历史感,展示了古代文人对文化的追求与尊重。随着时代的变化,古鼎从高高在上的文化象征,沦为日常生活中的香炉,突显出社会风气的变迁与文化价值的贬低。后两句“辛苦勒铭成底事,如今流落管烧香”则将这种感慨推向高潮,透露出诗人对历史的无奈与对文化传承的忧虑。整首诗意蕴深厚,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怀念与对现实的反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云雷萦带古文章”:古文献如云雷般萦绕,形容文化的博大精深。
    2. “子子孙孙永奉常”:后代子孙将永远尊奉这些文化遗产。
    3. “辛苦勒铭成底事”:古人辛苦书写铭文,传承文化的努力。
    4. “如今流落管烧香”:如今却只剩下香炉,象征文化的沦落。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古鼎比作香炉,突显文化价值的变化。
    • 对仗:诗中各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尊重与传承的渴望,同时对文化沦落的惋惜,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现实的关切。

意象分析:

  • 古鼎:象征着权威与文化的积累,古代的智慧与传统。
  • 香炉:代表着文化的功用性,暗示着文化的贬值。
  • 铭文:体现了对历史的记录与传承的重要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云雷”象征什么? A. 力量
    B. 文化深度
    C. 未来

  2. 诗中“子子孙孙”强调了什么? A. 文化的终结
    B. 传统的延续
    C. 个人的努力

  3. “如今流落管烧香”反映了什么? A. 文化的繁荣
    B. 文化的沦落
    C. 文化的传承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同样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人生的感慨,但其更多是个人的情感抒发,而范成大的《古鼎作香炉》则着重于文化的传承与沦落,体现了不同的历史观与文化视角。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范成大的《梅溪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赵郎中捕蝗见寄次韵 和陶拟古九首 阮郎归 一年三过苏。最后赴密州时。有问这回来不来。其色凄然。太守王规父嘉之。令作此词 和子由寄题孔平仲草庵次韵 忆黄州梅花五绝 闻潮阳吴子野出家 次韵赵景贶督两欧阳诗,破陈酒戒 朱亥墓?俗谓屠儿原? 二虫 浰阳早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鳥字旁的字 奉公守法 浪士 百福具臻 门字框的字 杝落 浮名虚誉 包含鲈的词语有哪些 走之旁的字 如林 墨债山积 笃学好古 浮花浪蕊 黑字旁的字 桃夭柳媚 肉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