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6: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6:37
朱门乞巧沸欢声,
田舍黄昏静掩扃。
男解牵牛女能织,
不须邀福渡河星。
在富贵人家里,乞巧节的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而田舍的黄昏,宁静地关上了门扇。
男人牵着牛,女人在织布,
不必去祈求渡过河的吉祥星辰。
范成大(1126-1193),字君亮,号石湖,南宋诗人,生于苏州。他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乡村生活,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民生困苦的时代。诗人通过对比富贵与贫困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田园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奢华生活的反思。
在《四时田园杂兴》中,范成大通过生动的对比,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开篇的“朱门乞巧沸欢声”,描绘了富贵人家在节日欢庆的热闹场面,与之相对的则是“田舍黄昏静掩扃”,乡村的宁静安详,展现了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
诗中“男解牵牛女能织”的描写,体现了田园生活的劳动和质朴,恰恰与富贵人家奢华的欢庆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一句“不须邀福渡河星”,则暗含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认同与满足,认为幸福不必依赖于外在的祝福与富贵,而是来自于内心的安宁与真实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乡村田园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他对人性和自然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对奢华生活的反思,强调了人们内心的宁静和幸福感并不依赖于外在的物质条件。
朱门乞巧节代表什么?
诗中描绘的田舍生活是怎样的?
“不须邀福渡河星”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答案:
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相比,范成大的诗更多地展现了对比的手法,强调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富贵人家的喧嚣;而陶渊明则更侧重于内心的归属感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通过简单的叙述,表达出对自然的向往与生活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