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06: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6:08
几处空城画角催,
凭高暮色暂相开。
江流不断龙雷动,
日落斜临土壁堄来。
短发三秋常望气,
故人千里共登台。
干戈已隔霜前信,高柳频年雁未回。
在几处空旷的城池中,画角声催促着我,
站在高处,暮色渐渐明开。
江水奔流不息,仿佛龙雷在咆哮,
夕阳斜照,映照着土壁的边缘。
在这短暂的三秋时节,我常常仰望天际,
与千里之外的故人共享登高的乐趣。
战乱已然隔绝了往日的联系,
高大的柳树下,候鸟一年又一年地未曾归来。
李邺嗣(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字仲明,号白云,生于王朝动荡之际,个人经历和社会背景影响了其创作风格,多以抒情见长,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
《凭高》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不安之时,诗人常常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抒发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体现了对故国的眷恋和对故人的怀念。
《凭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愁苦的背景下的孤寂与思念。开篇"几处空城画角催",以空城与画角声引入,瞬间营造出一种无人的寂寥与紧迫感,似乎在暗示着战乱的阴影。接着,诗人"凭高暮色暂相开",高处的视野让他可以俯瞰这片空旷的土地,暮色的渐深则让人感受到时光流逝的无情。
"江流不断龙雷动,日落斜临土壁堄来",这两句描绘了大江奔流的壮丽景象,"龙雷"则暗示着江水的力量,带有一种生命的象征。夕阳的照射则又增添了一层对比,既是自然的美丽,也是生命的短暂。
短发与故人的对比,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思念的沉重,"干戈已隔霜前信,高柳频年雁未回",最后两句则将情感推向高潮,战火隔断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雁南飞而不再归,似乎在暗示着对逝去的友情与亲情的无奈与惋惜。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人情的交融,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之情,展现了在动荡的时代中,个体如何在历史的洪流中寻找情感的寄托。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对逝去时光的惋惜以及对故人的深切怀念,反映了诗人在动荡历史中的孤独与无奈。
诗中“几处空城”主要传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热闹
B. 寂寞
C. 快乐
“江流不断龙雷动”中的“龙”象征什么?
A. 和平
B. 力量与生命
C. 战争
诗中的“干戈已隔霜前信”反映了什么?
A. 战乱导致的离散
B. 友情的增强
C. 和平的恢复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