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12:16: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12:16:35
曲折芙蓉渡,沙明日又低。
山城短于竹,茅舍半临溪。
好鸟寻常见,晴岚咫尺迷。
惟凭双塔影,犹可识东西。
这首诗描绘了南康县的自然风光和乡村生活。曲折的芙蓉渡上,沙滩在明日的阳光下显得低矮。山城的景色比竹子还要短小,茅屋一半依傍在溪水边。常常可以见到美丽的鸟儿,然而在晴朗的日子里,远处的山岚却让人迷惑方向。唯有双塔的影子,仍然能帮助我辨别东西方向。
作者介绍:李文藻(清代)是中国清代的诗人,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
创作背景:南康县位于江西省,作者可能在游历该地时,受到自然景观的启发,创作了此诗,表达了对美好自然和乡村生活的向往。
南康县的自然风光在李文藻的笔下显得生动而富有情感。诗的开头通过“曲折芙蓉渡”描绘出渡口的倩影,给人一种柔美的感觉,而“沙明日又低”则引入时光的流逝,暗示着每天的日出和潮水的变化,使得景物显得生动且具有时间的流动感。
接下来的“山城短于竹”一句,通过对比,展示了南康的山城与竹子的渺小,给人一种局促的感觉,似乎在表达乡村生活的简朴和自然的谦逊。茅舍半临溪,营造出一种宁静的田园画面,让人感受到乡村的恬淡与悠然。
在描写鸟儿时,李文藻用“好鸟寻常见”表达了自然的平常与美好,而“晴岚咫尺迷”则增添了诗歌的层次感,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感知和思考。最后一句通过“双塔影”引出方向的辨识,象征着在迷雾中寻求方向的希望和坚持,展示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同时也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依恋。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南康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刻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芙蓉渡”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瑰丽的花园
B. 曲折的渡口
C. 高大的山峰
D. 宁静的湖泊
诗歌中哪一句表达了对方向的困惑?
A. 曲折芙蓉渡
B. 好鸟寻常见
C. 晴岚咫尺迷
D. 惟凭双塔影
诗人通过哪种意象表达对乡土的依恋?
A. 沙明日又低
B. 茅舍半临溪
C. 山城短于竹
D. 双塔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哲思;而李文藻的《南康县》则更多地展现了乡村的生活情景和自然的变化,体现了不同的诗风与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