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39: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39:23
原文展示:
送张子高归延平 谢枋得 〔宋代〕
乱世读书少,前人教子难。 青灯尝合席,红叶趱归鞍。 梅自知春近,松应耐岁寒。 楼高新月好,后夜与谁看。
白话文翻译:
在动荡的时代,读书的机会稀少,前辈教导子女也变得困难。 青灯下我们曾同席共读,如今你带着红叶匆匆踏上归途。 梅花自知春天即将到来,松树应当能耐受严冬的寒冷。 高楼上新月如此美好,但不知后夜我将和谁一同观赏。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枋得(1226-1289),字君直,号叠山,宋代诗人、文学家。他生活在南宋末年,经历了国家的动荡和灭亡。他的诗作多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谢枋得在乱世中送别友人张子高归乡时所作。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的忧虑,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坚韧不拔品质的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乱世中的读书场景和友人离别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未来的忧虑。诗中“青灯尝合席,红叶趱归鞍”一句,既回忆了与友人共读的美好时光,又描绘了友人匆匆离去的情景,情感真挚。后两句通过对梅花和松树的描写,寄托了对友人坚韧品质的期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忧虑。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送别和期望。诗人通过送别友人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的忧虑,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坚韧品质的期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青灯尝合席”中的“青灯”指的是什么? A. 青色的灯 B. 夜晚读书时点的灯 C. 青色的叶子 D. 青色的马 答案:B
诗中“梅自知春近”中的“梅”象征着什么? A. 春天的临近 B. 冬天的寒冷 C. 离别的悲伤 D. 友人的归来 答案:A
诗中“松应耐岁寒”中的“松”象征着什么? A. 春天的临近 B. 冬天的寒冷 C. 坚韧不拔的品质 D. 友人的归来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