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游长安诸寺联句。道政坊宝应寺。僧房联句》

时间: 2025-07-12 09:29:03

诗句

古画思匡岭,上方疑傅岩。

蝶闲移忍草,蝉晓揭高杉。

——段成式

香字消芝印,金经发茝函。

井通松底脉,书坼洞中缄。

——张希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9:29:03

原文展示:

游长安诸寺联句。道政坊宝应寺。僧房联句
作者: 段成式 〔唐代〕

古画思匡岭,上方疑傅岩。
蝶闲移忍草,蝉晓揭高杉。
段成式香字消芝印,金经发茝函。
井通松底脉,书坼洞中缄。
张希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长安的寺庙游历的感受。诗人想起古老的画卷,仿佛看到了巍峨的山岭。蝴蝶在静谧的草丛中悠然自得,晨曦中的蝉鸣从高大的杉树上传来。诗人以“香”字消灭了芝草的印记,金色的经书在香草的盒子中显露出来。井水通向松树根下的脉络,书籍在洞穴中翻开,静静封藏着。

注释:

  • 匡岭: 古代山名,形容高峻的山脉。
  • 傅岩: 形容山的巍峨,像被涂抹过的岩石。
  • 忍草: 一种草,意指柔软而耐久的草。
  • 揭高杉: 意指从高大的杉树上发出的声音。
  • 香字: 指佛教中使用的香,象征净化和祭祀。
  • 芝印: 指用香草印制的印章。
  • 金经: 指佛教经典,金色的经书象征着珍贵。
  • 松底脉: 指松树根部的水脉,象征生命的源泉。
  • 书坼: 书本翻开,象征知识的启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段成式,唐代诗人,精通诗文,尤其擅长描写自然与佛教文化。他的作品往往融合了个人的情感与哲理,展现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敬畏。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段成式游览长安诸寺之际,反映了他对佛教文化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在唐代,长安是文化、政治的中心,寺庙众多,吸引了诗人们的频繁游历。

诗歌鉴赏:

《游长安诸寺联句》是一首蕴含丰富意象和深刻哲理的诗。段成式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思考。开篇以“古画思匡岭”引入,既有对古代风景的追忆,也暗示了诗人对历史的思索。接下来的“蝶闲移忍草,蝉晓揭高杉”两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安详,似乎在告诉我们,静谧的生活中蕴藏着无限哲理。

“段成式香字消芝印,金经发茝函”则转向佛教文化,诗人用“香字”与“金经”的意象,揭示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宗教的崇敬。最后的“井通松底脉,书坼洞中缄”更是以自然的脉络象征知识的传承,暗示着人类智慧与自然的深刻联系。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生动描绘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给人以心灵上的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古画思匡岭: 诗人回忆起古老的画作,想起山岭的壮丽。
  2. 上方疑傅岩: 山的形象在心中浮现,仿佛是被涂抹过的岩石。
  3. 蝶闲移忍草: 蝴蝶在草丛中悠然自得,展现出自然的闲适。
  4. 蝉晓揭高杉: 晨曦中蝉鸣从高大的杉树上传来,丰富了自然的声音。
  5. 段成式香字消芝印: 诗人用“香”字去掉了芝草的印记,暗示净化与超脱。
  6. 金经发茝函: 金色的经书从香草盒中显露出来,象征智慧的开启。
  7. 井通松底脉: 井水与松树的根联系在一起,象征生命的延续。
  8. 书坼洞中缄: 书籍翻开,洞中封藏着知识的秘密。

修辞手法:

  • 比喻: “古画思匡岭”将画作与山岭相比较,生动形象。
  • 对仗: 整首诗使用了对仗工整的手法,使得诗句更加和谐。
  • 拟人: “蝉晓揭高杉”赋予蝉以人的行为,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佛教文化的热爱,传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将自然与内心的和谐统一展现得淋漓尽致。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画: 代表历史与文化的沉淀。
  • 蝶、蝉: 自然界中的生灵,象征自由与生命的脆弱。
  • 香、金经: 象征佛教文化与精神追求。
  • 井、松: 自然的元素,象征生命的源泉与智慧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古画思匡岭”中的“思”字是指什么?
    A. 观看
    B. 想念
    C. 思考
    D. 感受

  2. “蝶闲移忍草”中“闲”字表达了怎样的状态?
    A. 忙碌
    B. 悠闲
    C. 紧张
    D. 迅速

  3.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自然的描绘
    B. 对佛教的崇敬
    C. 生命与自然的和谐
    D. 以上皆是

答案:

  1. B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 同样描绘自然景观,表达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更加侧重于山水的描写。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通过草的意象表现人生的无常,与段成式的诗有相通之处,但更强调离别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与唐诗研究》

相关查询

岁晏 旅兴 其四十三 招隐五首 其一 杂诗四十首 其十六 和石末公种棘用胡元望韵 秋夜听冷恊律弹琴分韵得夜字 忆王孙十二首  其四 集句 长相思·长相思 送季德大之文登税务官任二首 其二 七月四日自深谷之灵峰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艸字旁的字 巛字旁的字 隶字旁的字 形见 誓无二心 天奇地怪 如如不动 下情 反犬旁的字 包含赌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呵的词语有哪些 神使鬼差 顺水推舟 马步箭 克字旁的字 为丛驱雀 随机变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