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5 03:10: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3:10:40
哭李群玉
酒里诗中三十年,
纵横唐突世喧喧。
明时不作祢衡死,
傲尽公卿归九泉。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李群玉的哀悼。作者回顾自己三十年的诗酒生活,纵横于世间,却感受到世俗的喧嚣。在明理的时代不愿做祢衡那样的冤屈者,最终选择傲然归隐,化作土归于九泉。
段成式,唐代著名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以其诗风清丽、高远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现实,具有深厚的哲理性和文学性。
此诗写于李群玉去世之际,表达了对他深切的怀念和对政治环境的无奈。诗人借此表达对才子命运的惋惜,折射出当时文人的悲剧命运。
《哭李群玉》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索的诗作,诗中通过对酒与诗的描绘,展现了作者三十年的生活经历。诗的开头“酒里诗中三十年”,以浓厚的酒文化和诗歌情怀为背景,暗示了作者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与感慨。第二句“纵横唐突世喧喧”,则表现了对世界的无奈与批判,世事繁杂喧闹,令人感到困扰。
“明时不作祢衡死”一句,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对政治的思考与反思。祢衡的直言被杀,说明了在当时社会上,直言不讳可能会导致悲惨的后果。最后一句“傲尽公卿归九泉”,则是对李群玉的追思,表达了对他才华的敬佩与对其命运的惋惜,也流露出一种对政治黑暗的无奈与逃避。
整首诗在悲伤中带有一丝清烈的气概,展现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情与对人生的思索,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首诗通过对李群玉的哀悼,展现了对当时社会的无奈与对才华横溢却不得志的人的惋惜,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对政治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祢衡”指的是:
A. 一位文人
B. 一位将军
C. 一位商人
D. 一位诗人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欢快
B. 愤怒
C. 哀伤
D. 幽怨
“傲尽公卿归九泉”表达的意思是:
A. 诗人对权贵的不屑
B. 诗人对世俗的向往
C. 诗人对死亡的恐惧
D. 诗人对功名利禄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