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5: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5:22
春又晚。枝上绿深红浅。燕语呢喃明似翦。采香人渐远。草色池塘碧软。丝竹谁家坊院。拂拂和风初著扇。蜂情愁不展。
春天又已渐渐过去。树枝上绿叶深处、红花浅处交错生长。燕子的叫声轻柔宛如剪刀的声音。香气袭来的人已经渐渐离去。草色与池塘相映成趣,显得柔软而碧绿。乐声从哪个院子传来呢?轻柔的春风开始拨动扇子,而蜜蜂的情感却无法自由展翅。
作者介绍:陈允平,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流传,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见长,风格清新、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天,正值万物复苏、春意盎然之时,表达了春天的美好以及人事的离合。诗中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眷恋和对人事无常的感慨。
《谒金门》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情感。诗的开头“春又晚”,直接引入了春天已近尾声的主题,营造出一种淡淡的惆怅感。接着,诗人通过“枝上绿深红浅”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色彩斑斓,以及万物复苏的景象。燕子的叫声如同剪刀划过,传达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息。
随着香气渐渐远去,诗人描绘的场景逐渐转向一种孤独感,尤其是“采香人渐远”,暗示着人与自然的疏离和离别的情绪。接下来的描写中,池塘的“碧软”和“丝竹”的乐声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画面,然而“蜂情愁不展”却又将情感拉回到一种无奈的境地,象征着无法自由表达的情感。
整首诗在细腻的自然描写中融入了人情的变化,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离别的惋惜,情感层次丰富而深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离别、孤独的感慨。整体情感基调为宁静中带着一丝忧伤。
诗词测试:
诗的作者是谁?
“春又晚”中“晚”字的意思是什么?
诗中“丝竹”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