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8: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8:56
师作天台去,长亭复短亭。
焚香参祖塔,振锡动山灵。
石罅移菖歜,松根斸茯苓。
何时白云下,相与话青青。
老师去游天台山,长长的亭子和短短的亭子相继而立。
焚香祭拜祖塔,振动锡杖唤醒山中的灵气。
在石缝中挪动菖蒲,在松根下采摘茯苓。
何时能在白云之下,共同聊聊那青青的岁月呢?
陈允平,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山水诗和佛教题材的诗作闻名。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送中上人游天台》创作于诗人送别一位高僧的场合,表达了对老师的尊敬和对未来重聚的期盼,同时也流露出对山水自然的向往。
此诗以轻快的语言和清新的意象描绘了送别的场景,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首句中的“师作天台去”直接引入了主题,传达出一种对高僧的敬仰之情。接下来的“长亭复短亭”,生动地描绘出送别的环境,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焚香和振锡的描写,透出诗人与高僧之间的宗教情感和对灵性的渴望。
诗中“石罅移菖歜,松根斸茯苓”则转向了自然的细节,表现了诗人对山中草木的观察与热爱,恰似在为高僧的旅途祈福。这种细腻的描绘不仅丰富了诗的意境,也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最后一句“何时白云下,相与话青青”,抒发了诗人对相聚时光的渴望,令人感慨。整首诗调子清新、恬淡,表现出一种淡雅的生活态度和对友谊的珍视。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对老师的尊敬和对自然的热爱,流露出对未来重聚的期望和对青春岁月的怀念,展现出一种淡雅、清新的生活态度。
诗中的“师”指的是?
A. 朋友
B. 老师
C. 学生
D. 诗人
诗中提到的“天台”是指?
A. 一座山
B. 一座寺庙
C. 一条河
D. 一片森林
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离别的痛苦
B. 对老师的尊敬
C. 对未来重聚的期待
D. 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