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16:32: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16:32:14
自是中朝柱石材,西风尘土暗蒿莱。
河阳县里花初放,彭泽门前柳未栽。
准拟鸣珂来凤沼,徘徊抱玉下鸟台。
明朝琴鹤归何处,三迳故园多绿苔。
这位朋友自是朝廷的中坚力量,西风吹来,尘土飞扬,满是蒿草。
河阳县的花儿刚刚绽放,而彭泽门前的柳树还未种下。
本打算鸣响珂音,前往凤沼,却徘徊在这抱玉的鸟台。
明天琴音和鹤声又将归向何方,三迳的故园已满是绿苔。
“凤沼”与“鸣珂”均出自古典文学,象征着理想的归宿和高雅的品味。李白的《庐山谣》及其对彭泽的描绘,进一步加强了这种文化背景的联系。
作者介绍:陈允平,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诗作常表现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故乡的眷恋。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送别赵知县归天台,借助自然景物抒发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故园的回忆,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友谊的珍惜。
《送赵知县归天台》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人在送别朋友时,借助自然景物表达内心的复杂情感。开头以“自是中朝柱石材”点出赵知县的重要性,彰显对其的敬仰与珍惜。接着提到西风与尘土,暗示了社会的动荡与人生的不易。这种自然的描写与人事的联系,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感。
“河阳县里花初放,彭泽门前柳未栽”,这里的花与柳,象征着生命的希望与新生,同时也隐喻着时间的流逝与变迁。诗人通过这些意象,传达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明朝琴鹤归何处,三迳故园多绿苔”,将诗歌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不舍。绿苔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友人的归去让人感到孤独与失落。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友人的送别之情,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使人产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送别展开,表达了对友人的珍惜、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赵知县的角色是什么?
A. 农民
B. 官员
C. 商人
D. 文人
诗中“河阳县里花初放”中的“花”象征什么?
A. 生命的希望
B. 失落的青春
C. 友谊的结束
D. 商业的繁荣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送别与思念
B. 生活的繁荣
C. 自然的美丽
D. 个人的奋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