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23:40: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23:40:56
探春/探春慢
作者: 陈允平 〔宋代〕
上苑乌啼,中洲鹭起,疏钟才度云窈。
篆冷香篝,灯微尘幌,残梦犹吟芳草。
搔首卷帘看,认何处六桥烟柳。
翠绕才舣西泠,趁取过湖人少。
掠水风花缭绕。
还暗忆年时,旗亭歌酒。
隐约春声,钿车宝勒,次第凤城开了。
惟有踏青心,纵早起不嫌寒峭。
画阑闲立,东风旧红谁扫。
在上苑中,乌鸦啼叫,中洲的白鹭飞起,稀疏的钟声刚刚穿过云雾。篆香还冷,灯光微弱,尘埃在灯幔上飘荡,残梦依然在芳草中吟唱。搔首卷帘向外看,认得哪里是六桥烟柳。翠绿的水波刚刚停泊在西泠,趁着过湖的人少。水面掠过,风花缭绕。
我还隐约记得往年,旗亭的歌酒。春天的声音隐约传来,钿车宝勒,凤城也逐渐开放了。只有那踏青的心情,纵然早起也不觉得寒冷刺骨。画栏前闲立,东风中的旧红花无人打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六桥烟柳”,可能是指杭州西湖的一处景观,根据历史记载,这里是文人墨客游玩的地方,象征着诗人的怀旧与思乡之情。
作者介绍
陈允平,宋代词人,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表现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探春慢》创作于春季,正值万物复苏之时。诗人以春景引发对往昔的追忆,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探春慢》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春的感受和内心的情感。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细腻而生动,乌鸦的啼鸣、白鹭的飞起、稀疏的钟声,都渗透着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气氛。
同时,诗人通过“残梦犹吟芳草”,展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此句暗示着诗人在春天的美好中依然留恋于旧日的记忆。
而“惟有踏青心,纵早起不嫌寒峭”一句,则表达了诗人热爱春天、渴望踏青的强烈情感,尽管早春的寒冷依旧,但心中那份对春的向往让他毫不在意。
整首词的情感在清幽的春景中流淌,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生命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对仗、拟人等修辞手法。比如“乌啼”、“鹭起”形成对比,表现出春天的生机;“篆冷香篝”则用以描绘环境的独特气氛,增强了诗的意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六桥烟柳”主要指代什么地方?
A. 西湖
B. 黄河
C. 长江
D. 太湖
“掠水风花缭绕”中的“掠水”指的是什么?
A. 过河
B. 船只掠过水面
C. 风吹水面
D. 人在水边走
诗中表达了对春天的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失落
C. 怀念
D. 忧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