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1: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1:24
老来屏人事,北窗寄高眠。
飘飘御风远,银阙开九天。
虎豹不见嗔,岂予有仙缘。
玉座覆红云,香炉霏紫烟。
黄冠立小兆,冉冉导我前。
下土蚁虱臣,微衷怀欲宣。
兵戈幸休息,饥馑方连绵。
洪惟大生德,寔制水旱权。
愿言回哀眷,与世苏倒悬。
皇灵闵臣请,曰其启丰年。
再拜谢阙下,回飚堕林泉。
夜雷声殷殷,甘泽朝盈田。
沈思喜且惊,魂交非偶然。
士抱当世忧,天犹为之邻。
况此咎证臻,庸非燮理愆。
贞观有房杜,斗米曾三钱。
老年时我避开人事,北窗下安静地高高睡眠。
飘飘然如同乘风远去,银色的宫阙在九天之上展开。
即使老虎和豹子不再显现,难道我就有了仙人的缘分?
玉座上笼罩着红色的云雾,香炉中紫烟缭绕。
黄冠的人立于小兆之上,缓缓引导我向前。
在这世间微小如蚁虱的臣子,我内心的微情愿意宣扬。
战争的武器幸而暂时休息,饥荒却依旧连绵不绝。
洪水确实因大的德行而生,能够治理水旱的权柄。
我愿意返回悲伤的眷恋,与世间的倒悬相对。
皇灵怜悯臣民,我请求祈祷,愿它启示丰年。
我再次拜谢阙下,回旋的风吹落林泉。
夜雷声声震耳,甘露滋润田地。
静思之中既喜又惊,灵魂的交融非偶然。
士人心怀当世的忧虑,天也似乎成了他们的邻居。
更何况这种灾祸的证据出现,并非是和谐治理的过失。
贞观年间房杜之事,斗米曾经只卖三钱。
林景熙,宋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期,作品多表现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杂咏十首酬汪镇卿》是林景熙与好友汪镇卿酬唱之作。诗中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慨,表达了对安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社会动荡的忧虑。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老年生活的淡然态度,以及对世事的深刻思考。开篇以“屏人事”表达对世俗纷争的置身事外,展现了诗人追求高洁生活的理想。随着诗歌的发展,诗人通过“虎豹不见嗔”暗示内心的宁静,似乎在与世隔绝,享受着仙人的生活。然而,紧接着描绘的“兵戈幸休息,饥馑方连绵”则让人意识到尽管个人生活安逸,外界的困扰依然存在。诗的最后以“士抱当世忧”总结,诗人关注社会,关心民生,表现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期待。整首诗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个人归隐的向往,又有对社会命运的深切关注,让读者感受到诗人深厚的情感与理智的思考。
诗歌中心思想在于表现诗人对世事的思考与个人生活的追求,既有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又有对社会困境的深切忧虑,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哲理思考。
林景熙的诗歌主要表现了什么主题?
诗中提到的“黄冠”指的是什么?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世事的感慨,但林景熙的诗更加强调个人的内心世界与社会的联系,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景观的描绘与个人的隐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