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4: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4:47
高楼三百尺,落日几登临。
越国一尝胆,吴娃频捧心。
野猿窥磷火,宫燕语秋霖。
坐久忽闻笛,五湖烟水深。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高楼,三百尺的高度,夕阳西下时,诗人几次登上去眺望。想起越国的故事,越王勾践曾经忍辱负重,卧薪尝胆,而吴国的美女则频频向他表达心意。远处的猿猴窥视着磷火,宫燕在秋雨中低语。静坐良久,忽然听到笛声,五湖的烟水显得更加深邃。
陈允平,字仲明,号怀瑾,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尤其擅长描写江南水乡的美丽。
《姑苏台》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常以景抒情,借景抒发对家国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姑苏台》是一首充满历史与情感的诗作。诗人在高楼上俯瞰大地,落日的余辉映照着心中的思绪,勾起了对越国和吴国历史故事的回忆。越王勾践的忍辱与反击,象征着坚韧与不屈的精神,暗喻了诗人对理想与目标的追求。与此同时,吴国美女的情感则反映了人世间的柔情与温暖。诗中自然的描写,如“野猿窥磷火”和“宫燕语秋霖”,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灵动与宁静,形成了一种对比,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自然的清新感。
最后一句“坐久忽闻笛,五湖烟水深”则将意境推向高潮,笛声的响起引发了诗人内心的波澜,烟水朦胧,犹如心中无尽的思绪与感怀。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是一幅动静结合的美丽画卷。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融汇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展现了人生的哲学思考。
《姑苏台》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陈允平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越国”故事主要是关于:
A. 友情
B. 忍辱负重
C. 爱情
“高楼三百尺”中“高楼”象征:
A. 追求
B. 失败
C. 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