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6: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6:41
奉送
作者: 张元干 〔宋代〕
吏道虽馀事,人情要饱谙。
家风端自守,句法有同参。
南浦翻云浪,西山滴翠岚。
折腰与趋走,政恐未能堪。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仕途的感慨。他认为虽然官场上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但人情世故却需要更深的领悟。家庭的风气应当自我坚守,诗句的形式也应相互参照。南边的水面上波浪翻滚,西山上云雾缭绕。屈身迎合与奔走忙碌,恐怕都无法应对政务的艰难。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及的“南浦”和“西山”都是较为常见的自然景象,常用来表达诗人的心情与景况;而“折腰与趋走”则暗示了在官场中迎合上级与应付事务的无奈。
作者介绍:
张元干,字君谦,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事见长。张元干的诗作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深思与对官场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正是社会动荡、官场腐败的时代,诗人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反思,表达了对官场的无奈与对人情的深刻理解。
这首《奉送》展现了张元干对官场生涯的深刻思考。开篇提到“吏道虽馀事”,显示出他对繁琐官务的无奈,认为这些事情虽然重要,但人情的复杂更值得关注。他强调“人情要饱谙”,反映了他对人际关系的重视,暗示在官场中,仅有政务是不够的,还需要洞察人心。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以自然景象作比,描绘出南浦的波涛与西山的秀美,似乎在用自然的宁静来对比官场的纷扰与复杂。
整个诗作在形式上也是稳重而有节奏感,字句之间的对仗与平仄相间,使得诗意更加丰富。最后一句“政恐未能堪”则是对自身处境的感慨,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与不安。整首诗通过对比与感慨,深入探讨了人情与官务之间的微妙关系,既有现实的无奈,也透出对理想与真诚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官场与人情的关系,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对人情的理解,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吏道”指的是什么?
A. 人情世故
B. 官吏事务
C. 家庭风气
D. 诗句形式
“南浦翻云浪”中的“南浦”代表了哪个地方?
A. 北方
B. 江南
C. 西山
D. 中原
诗中提到的“折腰”意指什么?
A. 辞职
B. 迎合与妥协
C. 放弃理想
D. 坚持原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张元干与王维的诗作都善于描绘自然景象,但张元干更注重人情与官场的关系,而王维则多表现个人情感与哲思。两者在意象与情感的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的生活态度与人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