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26: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26:02
夏日南园即事
——华仲亨 〔明代〕
山畔倚层楼,群公暇日游。
竹深亭不暑,树密径先秋。
幽鸟啼残梦,寒泉泻积愁。
羲皇原不远,高枕此林邱。
在山边的高楼上,我依傍着,许多朋友在休闲的日子里游玩。
竹林深处的亭子没有炎热,树木茂密的小径仿佛先入秋。
幽幽的鸟鸣唤醒了我残留的梦,寒冷的泉水倾泻出我内心的忧愁。
羲皇的原野并不遥远,我在此安然地枕卧于这片林丘之中。
作者介绍:华仲亨是明代的一位诗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常借自然表达情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注重诗的意境与情感结合。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夏日的南园,诗人可能是在与友人游玩时感受到的自然之美与内心的愁绪,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夏日南园即事》是一首描绘夏日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诗作。全诗的意境非常清新,前两句通过“山畔倚层楼”和“群公暇日游”描绘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夏日场景,诗人置身于自然中,享受着与朋友共度的快乐时光。接下来的两句“竹深亭不暑,树密径先秋”则突出了夏日的清凉与秋天的前奏,诗人感受到浓郁的自然气息,似乎在暗示着时光的流逝。
“幽鸟啼残梦,寒泉泻积愁”这一句则转向了内心的情感,幽鸟的鸣叫唤起了诗人对往事的追忆,而寒泉的流淌则象征着心中的愁苦。这种恬静与忧愁的对比,形成了鲜明的情感冲突,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最后两句“羲皇原不远,高枕此林邱”则将诗人对自然的依恋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结合在一起,羲皇的原野象征着理想的境界,而诗人在树林丘陵中高枕而卧,表达了一种对世俗纷扰的逃避与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及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在繁忙生活中对宁静与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羲皇”指的是哪位古代帝王?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了对夏日的感受?
该诗的情感基调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