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百字令 指中庵性命次序》

时间: 2025-04-23 18:24:01

诗句

玄关一窍,理幽深、至妙了无言说。

阴极阳生初动处,便是采铅时节。

地下雷轰,山头水降,满地红尘雪。

行功之际,马猿休纵颠劣。

霎时虎啸龙吟,夫欢妇合,鼎内丹头结。

身外有身犹未了,圆顿始能通彻。

嫩嫩黄花,青青翠竹,此理应难泄。

为君举似,水中捞取明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8:24:01

原文展示

百字令 指中庵性命次序
作者:李道纯

玄关一窍,理幽深至妙了无言说。
阴极阳生初动处,便是采铅时节。
地下雷轰,山头水降,满地红尘雪。
行功之际,马猿休纵颠劣。
霎时虎啸龙吟,夫欢妇合,鼎内丹头结。
身外有身犹未了,圆顿始能通彻。
嫩嫩黄花,青青翠竹,此理应难泄。
为君举似,水中捞取明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神秘的境界,探讨了生命的本质和宇宙的奥义。开头提到“玄关一窍”,说明进入了一个深奥的境地,难以用言语表达。接着提到阴阳的生成,暗示着事物的起始和变化,像是铅的采集时节。诗中描绘了自然的力量,雷声隆隆,水流奔涌,仿佛在表达一种巨大的变化。接下来提到行功的时刻,暗示在修行中需要克制自己的欲望与冲动。随着虎啸龙吟的声音,象征着天地间的和谐与交融,内丹的形成象征着修行的成功。最后,提到“水中捞取明月”的意象,意味着在追求真理和生命的过程中,尽管艰难,却是值得的。

注释

  • 玄关:指代深奥的智慧或境界。
  • 阴极阳生:道教哲学中的阴阳变化,暗示万物的生成过程。
  • 采铅时节:暗指一种特殊的修行时机。
  • 马猿:比喻在修行中需要控制自己内心的兽性。
  • 鼎内丹头:道教炼丹术中的术语,象征修行的成果。
  • 水中捞取明月:比喻追求理想或真理的艰难与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道纯是元代著名的道士和诗人,擅长用诗表达道教思想。他的作品通常蕴含深刻的哲理,反映了他对生命和宇宙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道教盛行的时期,诗人试图通过诗歌来探讨生命的本质和修行的意义,表达了对自然和宇宙奥秘的追求。

诗歌鉴赏

李道纯的《百字令 指中庵性命次序》是一首充满哲理深意的作品。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探讨了生命的真谛和宇宙的法则。开头的“玄关一窍”便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境地,表达了对深奥知识的追求。接下来的“阴极阳生”则展示了阴阳变化的哲学,体现了宇宙万物的生成与变化。

自然的描绘如“地下雷轰,山头水降”,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也隐喻了修行过程中所需经历的磨难与挑战。而“马猿休纵颠劣”则强调了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需要克制自己的欲望,保持内心的宁静与专注。

最后,诗中“水中捞取明月”的意象更是深刻而美丽,寓意着追求理想的艰难与珍贵。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生命、内心修行的深刻反思,引导读者思考自我与宇宙的关系,展现了李道纯对道教哲学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玄关一窍:引入诗的主题,表示进入一种深奥的境地。
  • 理幽深至妙了无言说:强调这种境界的深邃和不可言喻。
  • 阴极阳生初动处:描绘宇宙的根本法则,事物的起源。
  • 便是采铅时节:暗示适合修行的时机。
  • 地下雷轰,山头水降:象征自然的威力与变化。
  • 满地红尘雪:红尘象征世俗,雪则暗示纯洁。
  • 行功之际,马猿休纵颠劣:在修行的关键时刻,需克制内心的冲动。
  • 霎时虎啸龙吟:象征天地间的和谐与交融。
  • 夫欢妇合,鼎内丹头结:暗示修行的成功。
  • 身外有身犹未了:表达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 圆顿始能通彻:只有圆融的理解才能真正理解。
  • 嫩嫩黄花,青青翠竹:自然的美好与生命的生机。
  • 此理应难泄:强调这些理悟的难得。
  • 为君举似,水中捞取明月:比喻追求真理的艰难与价值。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水中捞取明月”,形象生动。
  • 对仗:如“夫欢妇合”,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虎啸龙吟”,赋予自然以生命。

主题思想:全诗探讨了生命的本质与修行的意义,强调了自然与内心的和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玄关:象征高深的智慧。
  • 阴阳:代表宇宙的对立统一。
  • 雷轰水降:自然力量的象征。
  • 黄花翠竹: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玄关一窍”指的是什么?
    A. 生命的起点
    B. 深奥的智慧
    C. 自然的力量

  2. “水中捞取明月”比喻什么?
    A. 追求理想的艰难
    B. 自然的美丽
    C. 内心的宁静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哲理,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李道纯的作品则更注重内心修行与宇宙法则的结合,展现不同的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道教哲学与诗歌》
  • 《元代文学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雨後行郡圃 近故太师左丞相魏国文忠京公挽歌辞三首 其三 桑茶坑道中八首 故少师张魏公挽词三章三章 跋马公弼省干出示山谷草圣浣花醉图歌 晨炊杜迁市煮笋 寄题喻叔奇国傅郎中园亭二十六咏清浅池 寄题太和丞公沈君公馆亭台四咏·成蹊亭 桐庐道中 探梅偶李判官馈熊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蛐蟮 采字头的字 望风破胆 包含凄的词语有哪些 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墙外汉 殳字旁的字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金字旁的字 浦月 弘图 麦字旁的字 三师七僧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受夹板罪 稠人广坐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金银财宝 授业解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