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34: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4:59
非风非幡无处著,是风是幡无著处。辽天俊鹘悉迷踪,踞地金毛还失措。呵呵呵,悟不悟。令人转忆谢三郎,一丝独钓寒江雨。
这首诗的意思是:既不是风,也不是幡,哪里能停留?又是风,又是幡,哪里又能停留?辽阔的天空中,俊美的猎鹰完全迷失了踪影;而在大地上,金色的猛狮却不知该如何是好。呵呵呵,你明白了吗?这让我想起了谢三郎,他在寒冷的江面上独自垂钓,细雨纷飞。
作者介绍:释普崇,宋代高僧,以其深厚的佛学修为闻名,作品多涉及哲理和人生思考,风格清新,常运用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动荡的时代,普崇在社会变迁中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反映出对世事的淡泊与超然。
这首诗以“风”和“幡”作为象征,探讨了事物的本质和存在的状态。开篇便以否定句“非风非幡”引导读者思考,接着又用“是风是幡”反转,显示了事物的双重性和复杂性。诗中描绘的辽阔天空与金色猛狮的意象,展现了自然与生命的变化无常,给人以深刻的哲理启示。
“呵呵呵,悟不悟”这一句,既是对读者的挑衅,也是对自我的反思,似乎在问:“你是否理解了这种看似简单却深邃的道理?”诗的最后提到“谢三郎”,通过他的钓鱼情景,传达出一种宁静、孤独的生活态度,仿佛在提醒人们在纷扰中保持内心的平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在形式上简洁,内容上却蕴含深意,留给读者丰富的思考空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生命的无常与内心的宁静,鼓励人们在纷扰中找到自我,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智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非风非幡”表达了什么样的哲理?
A. 事物是固定的
B. 事物是变化的
C. 事物是永恒的
答案:B
“呵呵呵,悟不悟”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A. 笑对人生
B. 绝望
C. 生气
答案:A
诗中提到的“谢三郎”是谁?
A. 一位诗人
B. 一位隐士
C. 一位将军
答案:B
推荐书目:
以上是对《偈》这首诗的详细解析与赏析,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经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