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3:50: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50:16
宝胜金幡巧斗功,
綵花蜡燕飏和风。
玉盘翠苣映红蓼,
捧案朝来献两宫。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宝胜金色的幡旗在风中轻巧地飘动,彩色的花朵和蜡制的燕子在和风中飞舞。玉盘上盛放的翠色苣菜映衬着红色的蓼草,今天早上捧着这美丽的食物献给两位宫妃。
诗中提到的“宝胜”和“金幡”,常见于古代庆典、祭祀中,象征着吉祥和美好。而“燕”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春天的使者,带来生机与希望。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文学家,以其著作《资治通鉴》而闻名。司马光在政治上有较深的影响力,主张儒家治国理念,提倡节俭与仁政。
此诗作于春天,是在当时的宫廷中表达对春天生机勃勃的赞美,同时也可能是为了庆祝某个节日或典礼。
这首《春贴子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欢愉与生机。诗的开头以“宝胜金幡巧斗功”引入,营造出一种庆典的氛围,金色的幡旗在春风中轻盈舞动,象征着美好的愿望和成就。接着“綵花蜡燕飏和风”,用彩色的花朵和蜡制的燕子,描绘出春日的活力与温暖,仿佛让人感受到春风拂面的轻柔。
中间两句“玉盘翠苣映红蓼”,则将视觉与味觉结合在一起,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丰盛与美好,翠绿的苣菜和红色的蓼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象征着大自然的繁荣。而最后一句“捧案朝来献两宫”,则表达了对宫廷的尊敬与美好祝愿,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春天的珍惜。
整首诗不仅仅是对春天的描绘,更是对生活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与向往。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赞美春天的生机与美好,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宝胜金幡”中的“宝胜”象征着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吉祥与胜利
C. 丰收的季节
诗中描绘的“綵花蜡燕”主要表现了什么?
A. 冬天的寒冷
B. 春天的生机
C. 夏天的炎热
“捧案朝来献两宫”中“献”的意思是?
A. 赠送
B. 拿来
C. 给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