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伽陀二首送了可首座归四明 其二》

时间: 2025-05-01 03:19:51

诗句

问讯天童今老子,偶同庚甲事如何。

他时要向山中去,容我一庵遮薜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19:51

诗词名称: 伽陀二首送了可首座归四明 其二

作者: 张元干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问讯天童今老子,偶同庚甲事如何。他时要向山中去,容我一庵遮薜萝。

白话文翻译:

问您天童寺的老和尚,最近过得怎么样?听说您和庚甲的事情如何?您有空的时候要去山里游玩,请让我在这里为您准备一间庵堂,遮挡那些蔓藤和芭蕉。

注释:

  • 问讯:询问、打听的意思。
  • 天童:指天童寺,位于中国浙江省,是著名的佛教寺庙。
  • 老子:这里指的可能是寺中的老和尚,或者有一定威望的高僧。
  • 庚甲:古代天干地支中的一种,可能指代某个特定的事件或年份。
  • 薜萝:一种藤本植物,常用来形容繁茂的植物生长。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张元干,字子明,号天溪,宋代诗人,擅长诗文,尤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朋友送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与思念,反映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自然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平淡的文字中流露出深厚的情感,通过对话的形式让读者感受到一种亲切与温暖。诗中提到的“天童”不仅是地名,更是佛教文化的象征,代表着一种精神寄托。张元干以问候开篇,体现了对老友的关心和问候,接着提到“庚甲事”,这是对特定时节的指代,表明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变迁。最后一句“容我一庵遮薜萝”,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意在提供一个宁静的避风港,象征着友情的温暖与支持。

整首诗通过自然意象和生活琐事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令人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问讯天童今老子:向朋友问候天童寺的老和尚,表达了关心。
    • 偶同庚甲事如何:询问与庚甲有关的事情,可能指代某个生活事件。
    • 他时要向山中去:提到未来的计划,暗示对大自然的向往。
    • 容我一庵遮薜萝:愿意提供一个庵堂,象征着友情和关怀。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工整,使得诗歌更具韵律感。
    • 意象:山中庵堂与自然相结合,构成和谐的画面,传达出宁静与安详。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围绕着友谊与自然,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与支持,同时也反映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天童:象征着佛教文化与宁静的生活。
  • 山中:代表自然与自由,体现了人们对回归自然的渴望。
  • :象征庇护和安宁,是友谊的具象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天童”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一座山
    • B. 一座寺
    • C. 一条河
    • D. 一座城
  2. “容我一庵遮薜萝”中的“庵”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一座房子
    • C. 一种乐器
    • D. 一种风俗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表达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王维《山居秋暝》:展现山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 诗词对比

    • 张元干与王维的山水诗对比,张元干更侧重于友情的表达,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心境的渲染。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张元干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对古代诗词的详细分析与解读。

相关查询

闻宁太一噩耗痛极有作 马君武 赠邓子平 金缕曲 哲夫作枯笔山水一小帧见赠,为订交 南社会于虎丘之张东阳祠,同邑陈巢南、吴 寄马君武柏林,时读所著新文学 寄马君武柏林,时读所著新文学 念奴娇 余在海上,慧云有词见寄,即步其韵 阙题 自题磨剑室诗词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伺间候隙 随波逐流 无字旁的字 屎流屁滚 臣字旁的字 倒八字的字 水磨工夫 麥字旁的字 马递 霞编 下晡 触地号天 隐煣 包含钉的成语 山明水秀 反犬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