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卜算子》

时间: 2025-05-23 08:09:28

诗句

凉气入熏笼,暗影欹花砌。

紫玉谁人三弄寒,细吹断、江梅意。

花底湿春衣,隔坐风轻递。

却笑笙箫缑岭人,明月偷垂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8:09:28

原文展示:

凉气入熏笼,暗影欹花砌。
紫玉谁人三弄寒,细吹断江梅意。
花底湿春衣,隔坐风轻递。
却笑笙箫缑岭人,明月偷垂泪。

白话文翻译:

凉风透过熏笼,暗影斜倚在花台上。
谁在寒冷的夜晚轻声吟唱,细微的音乐仿佛吹断了江边梅花的情思。
花下的春衣沾湿了水汽,远处轻风送来阵阵清香。
不禁笑看那在缑岭吹笛的人,明月下他偷偷流下了泪水。

注释:

  • 熏笼:指用香料熏制的笼子,一般用于熏香或保留香气。
  • 暗影:指昏暗的影子,此处形容环境的朦胧感。
  • 紫玉:可能指一种乐器,或用以象征高贵、优雅的事物。
  • 三弄:形容音乐的曲调悠扬,反复回响。
  • 断江梅意:意指梅花的情思被轻风吹散,表现一种孤独与无奈。
  • 春衣:春天的衣服,象征春天的温暖与生机。
  • 笙箫:古代乐器,常用于文人雅集,象征高雅的生活。
  • 缑岭人:指在缑岭(今浙江一带)的人,可能代表一种隐逸生活。
  • 明月偷垂泪:形容明月如同在流泪,表现一种伤感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元干,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主要以词作闻名。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融入个人情感,风格细腻,往往能引发读者的共鸣。

创作背景:

《卜算子》创作于一个春天的夜晚,诗人可能正处于寂寞与思索之中,借助自然景色与乐声抒发内心的情感。诗中描绘的景象和情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孤独、思念及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卜算子》以清新的自然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而著称。开篇即以“凉气入熏笼”引入,营造出一种清冷、惆怅的氛围。诗人在描绘自然时,巧妙地将人物情感与环境结合,暗影与花砌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静谧的美。接下来的“紫玉谁人三弄寒”,则引出一种对音乐的思索,音乐作为情感的载体,显得尤为重要。细微的乐声仿佛在诉说着梅花的孤独与凋零,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花底湿春衣”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温润,却也暗示了内心的潮湿与惆怅。接着“隔坐风轻递”,描绘了诗人与他人之间的距离,这种隔阂让人倍感孤独。最后两句以轻松的口吻笑看笙箫缑岭人,反差中却流露出对人情的思索与对明月的感慨,似乎在唤起人们对生活的深刻反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敏感与思考,兼具音乐性与画面感,让人感受到那种难以言表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凉气入熏笼:开篇描绘夜晚的凉风,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
  2. 暗影欹花砌:暗影斜倚在花台上,体现出环境的静谧与诗人的孤独。
  3. 紫玉谁人三弄寒:引入音乐的元素,表达对吟唱者的思索,映射内心的孤寂。
  4. 细吹断江梅意:细微的乐声似乎让梅花的情思消散,充满无奈。
  5. 花底湿春衣:春天的衣服被露水打湿,象征着春天的温暖与诗人的情感纠结。
  6. 隔坐风轻递:诗人与他人之间的距离感,渲染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7. 却笑笙箫缑岭人:以轻松的口吻看待他人,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8. 明月偷垂泪:明月似乎在流泪,形象化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伤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明月比作流泪,形象地体现情感的深沉。
  • 拟人:让明月具有情感,使自然与人心相融。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自然情景与音乐意象的结合,丰富了诗的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表达,探讨了孤独、思念和人生无常的主题。诗人在清冷的春夜中,借助音乐与自然的交融,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凉气:象征清冷与孤独。
  • 暗影:代表孤独与内心的隐秘。
  • 紫玉:象征高雅与情感的寄托。
  • 梅花:象征孤独与坚韧。
  • 明月:象征思念与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凉气入熏笼”所描绘的是什么样的氛围?

    • A. 温暖
    • B. 清冷
    • C. 热烈
    • D. 幽暗
  2. “紫玉谁人三弄寒”中“紫玉”指的是:

    • A. 一种花
    • B. 一种乐器
    • C. 一种饮料
    • D. 一种香料
  3. 明月在诗中象征着:

    • A. 纯洁
    • B. 孤独与思念
    • C. 快乐
    • D. 富贵
  4. 诗中“却笑笙箫缑岭人”体现了诗人的什么态度?

    • A. 轻松超然
    • B. 伤感绝望
    • C. 愤怒不满
    • D. 迷茫无助

答案:

  1. B
  2. B
  3. B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思念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
  • 苏轼的《水调歌头》:通过明月的意象,探讨人生的哲理与情感。

诗词对比:

  • 张元干与李清照的作品都表现了对孤独和思念的感慨,但李清照的作品更侧重于女性的细腻情感,而张元干则更多地表现了对自然与音乐的结合。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代诗词选读》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题潘顺之落花图 其三 题潘顺之落花图 其一 题画 过印上人故居 绝句(二首) 绝句(二首) 宣府 其二 宣府 其一 八达岭 次韵王西樵司勋春夜兼书别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合符 犬字旁的字 壮采 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瀸积 面字旁的字 挥剑成河 着结尾的成语 意懒情疏 攴字旁的字 廾字旁的字 双凫一雁 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力字旁的字 攀龙附骥 长安棋局 如汤浇雪 鼠腹鸡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