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画寄远法师》

时间: 2025-05-22 07:02:50

诗句

久别山中远法师,春风洒落凤凰枝。

八窗花雨谭经处,一榻松云入定时。

出世人高了元法,名家我识惠休诗。

几时同坐曼陀石,瀹茗焚香慰所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7:02:50

原文展示:

题画寄远法师
作者:杨士奇 〔明代〕

久别山中远法师,
春风洒落凤凰枝。
八窗花雨谭经处,
一榻松云入定时。
出世人高了元法,
名家我识惠休诗。
几时同坐曼陀石,
瀹茗焚香慰所思。

白话文翻译:

我与远法师已经很久未见,
春风轻轻洒落在凤凰树上。
在八扇窗户前,花雨纷飞,谈论经文的地方,
在松云下的一个榻榻米上,我在入定时。
出世的高人对元法有了更高的理解,
我也认识了名家惠休的诗作。
什么时候我们能够一起坐在曼陀石上,
泡茶焚香,以此来慰藉我的思念?

注释:

字词注释:

  • 远法师:指一位高僧,远在山中,寓意着清净和脱俗。
  • 凤凰枝:凤凰树,象征着吉祥和美好。
  • 八窗花雨:指窗外花雨纷飞,形象描绘出春天的美丽景象。
  • 松云:松树与云的结合,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环境。
  • 元法:出世的根本法则,强调了佛教哲学。
  • 曼陀石:可能是指一种修道之地,寓意清静的环境。
  • 瀹茗焚香:泡茶和焚香,代表着一种宁静的生活方式。

典故解析:
“出世人高了元法”可理解为超越世俗的修行人,强调了对精神追求的向往。曼陀石可能与佛教修道场所有关,传达了诗人与高僧的情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士奇(1488-1559),明代著名学者和政治家,精通诗词,曾任翰林院学士。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表现出对道教和佛教的关注。他的诗作常常反映出对人生哲学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明代,反映了作者对远法师的思念以及对高人志趣的向往,表达了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世界的探寻。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渴望寻找内心的平静。

诗歌鉴赏:

《题画寄远法师》是一首充满思念和哲理的诗,诗人通过与远法师的联系,表达了对高人清净生活的向往。全诗以春天的景象作为引子,展现了诗人与法师之间的深厚情谊。开头两句“久别山中远法师,春风洒落凤凰枝”将远法师的清雅形象与自然景色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接下来的“八窗花雨谭经处,一榻松云入定时”则描绘了一个理想的修行环境,诗人在此处沉浸于佛经的思考,显现出他对精神世界的探索。诗中对于“出世”的探讨,反映出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似乎在暗示一种哲学的追求。

最后两句“几时同坐曼陀石,瀹茗焚香慰所思”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期盼,渴望与远法师再聚,共品茶香,焚香静思。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示了诗人对友谊、对清净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心灵世界的探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久别山中远法师:开篇即表明了与法师的久别,设置了思念的基调。
  • 春风洒落凤凰枝:春风的温暖与凤凰树的美丽,暗示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八窗花雨谭经处:描述了环境的优雅,暗示着修行的氛围。
  • 一榻松云入定时:松云之下的静谧,寓意着心灵的宁静与深邃。
  • 出世人高了元法:强调对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
  • 名家我识惠休诗:提到惠休,表明作者对文化的广泛涉猎。
  • 几时同坐曼陀石:表达了对相聚的渴望与期待。
  • 瀹茗焚香慰所思: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方式,寄托了思念之情。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春风洒落”“八窗花雨”形成对比,增强了节奏感。
  • 比喻:如“松云”形象地展现出静谧的环境。
  • 意象:如“曼陀石”象征着修行和内心的安宁。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远法师的思念,渴望追求清净的精神生活,同时表现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未来的向往。诗中的景象与情感交织,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风:象征着生命的希望与温暖。
  • 凤凰枝:代表着吉祥与美好。
  • 花雨:体现了自然的美丽与诗意。
  • 松云:象征着宁静与修行的环境。
  • 曼陀石:与修道场所相关,象征心灵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远法师”指的是:
    A. 一位高僧
    B. 一位诗人
    C. 一位画家
    D. 一位皇帝

  2. “八窗花雨”描绘的是:
    A. 春天的美景
    B. 秋天的落叶
    C. 夏天的雷雨
    D. 冬天的雪花

  3. 诗人希望与远法师一起做什么?
    A. 写诗
    B. 读书
    C. 泡茶焚香
    D. 旅游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酒兴。
  • 王维的《鹿柴》:描绘自然与心灵的宁静。

诗词对比:

  • 比较杨士奇与王维的作品,都表现出对自然与清净生活的向往,但杨士奇更加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而王维则更注重自我内心的感受与自然的结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杨士奇传》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的背景、风格与影响。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鹧鸪天 赠友 鹧鸪天 题陈太夫人诸孙绕膝图小影 鹧鸪天二十二首 其二十 鹧鸪天·和石桥有感原韵二首 其二 鹧鸪天 鹧鸪天 其五 春感集杜 鹧鸪天 鹧鸪天 其二 鹧鸪天 春游 鹧鸪天 水仙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革字旁的字 玉字旁的字 虺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歺字旁的字 丨字旁的字 包含嗜的成语 眺览 拼音shui的汉字全收录_shui的汉字详解 胥溺 楷书歌字笔顺详解_正确书写楷书歌字_汉字笔顺学习 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再衰三竭 繍的简体字怎么写?繍字简体书写详解_汉字书写学习 本末相顺 双笔字怎么写?双笔字的正确书写方法详解 率土宅心 当中间儿 随俗沉浮 一门同气 上溢下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