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05: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05:04
禅兴寺一首
作者: 黄省曾 〔明代〕
妙域千年搆,金堂七代华。
香云流化国,慈雨洒禅家。
翠拥天孙树,红开帝女花。
宝琴清觉思,寥寂语河沙。
这首诗描绘了禅兴寺的古老和美丽。千年的妙境构筑了寺庙,金色的堂宇经历了七代的辉煌。香气的云彩飘荡在国土之间,慈祥的雨水滋润着禅宗的家园。翠绿的树木环绕着天孙树,红色的花朵绽放如帝女般美丽。宝琴在清静中引发了思绪,寥寂的环境中似乎传来微弱的声音,如同河沙般细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黄省曾,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流传,以诗词见长,尤其在描绘自然与佛教文化方面颇有造诣。他的诗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命理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禅兴寺一首》创作于禅兴寺的游览之际,诗人通过对寺庙的描绘,表达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以及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反映了明代社会对宗教与文化的重视。
《禅兴寺一首》是一首典雅的诗,表现了诗人对禅兴寺的深厚情感。诗的开篇“妙域千年搆”即点明了寺庙悠久的历史,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古老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金堂七代华”一语,展现了寺庙的辉煌与繁荣,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厚重。
在“香云流化国,慈雨洒禅家”中,诗人用香云和慈雨象征着佛教文化的普及与滋养,展示了宗教的温暖与包容。接下来的“翠拥天孙树,红开帝女花”则通过生动的自然描绘,表达了环境的美丽和生机。诗中的意象丰富而细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对美的追求。
最后两句“宝琴清觉思,寥寂语河沙”则回归到内心的宁静,表达了在这片净土中所感受到的宁静与思考。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体现了禅宗的思想,传递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情感基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禅兴寺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尊重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和谐美好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金堂”指的是:
A. 主殿
B. 庭院
C. 佛像
D. 书房
“慈雨洒禅家”中的“慈雨”主要象征:
A. 丰富的物质
B. 温暖的关怀
C. 严厉的教诲
D. 自然的变化
诗中提到的“帝女花”主要表现:
A. 生命的短暂
B. 自然的丑陋
C. 美丽的高贵
D. 文化的贫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