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17:03: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7:03:16
夭夭嫩叶丽春辉,道是梅花却又非。
香露乍匀红玉脸,轻云新染素罗衣。
日斜盆底开何晚,风动枝头落渐稀。
再到刘郎应未识,红尘紫陌思依依。
嫩叶在春光中显得格外美丽,虽然看似梅花,却又并非梅花。
香露轻轻洒在红润的花瓣上,仿佛新染的素罗衣裳。
太阳偏西,花开得何其迟缓,风摇动着枝头,花瓣渐渐稀落。
再去找刘郎,他或许还不认识我,红尘路上对你的思念依然绵绵不绝。
王鏊,明代诗人,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学教育。他的诗作多以抒情见长,善于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故,风格优雅清新。
《碧桃花》创作于春季,描绘了盛开的桃花,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以及对往昔情感的追忆。作品通过细腻的意象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爱情的思念。
《碧桃花》通过生动细腻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命的蓬勃。诗中“夭夭嫩叶丽春辉”的开头,便营造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画面,嫩叶与春光交相辉映,展现出一种清新而富有生命力的景象。紧接着,诗人以“道是梅花却又非”来引入桃花的主题,既有对梅花的赞美,又显现出桃花的独特性,表达了对春花的喜爱。
中间部分“香露乍匀红玉脸,轻云新染素罗衣”,以细腻的比喻描绘桃花的娇美,花瓣如红玉般闪耀,露水轻盈而香甜,仿佛为桃花披上了华丽的衣裳。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青春与爱情的美好。
在诗的结尾,诗人触及了对往昔的怀念和淡淡的忧伤,“再到刘郎应未识,红尘紫陌思依依”,这句话传达了对爱人的思念与无奈,感受到时光流逝带来的距离感,体现了人们在繁华背后对情感的渴望与不舍。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内心的思绪交织,形成了一幅动人的春日图卷。
诗歌以春天的桃花作为载体,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爱情的思念。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珍贵,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无情的感慨。
王鏊生活在哪个朝代?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诗中提到的“刘郎”象征什么?
A) 朋友
B) 爱人
C) 师长
D) 兄弟
“香露乍匀红玉脸”中“香露”代表什么?
A) 美丽
B) 思念
C) 清新
D) 纯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