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客乞题随时子轩》

时间: 2025-07-26 23:24:08

诗句

无雨笠且置,未晴蓑不舍。

蓑笠用不穷,我是随时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23:24:08

原文展示

无雨笠且置,未晴蓑不舍。
蓑笠用不穷,我是随时者。

白话文翻译

没有下雨的时候,我把斗笠放下;即使天气未晴,我也不舍得收起蓑衣。
斗笠和蓑衣用不完,我就是那随时应变的人。

注释

  • 无雨:没有下雨。
  • :斗笠,传统的防雨工具。
  • 且置:放下。
  • 未晴:天气尚未晴朗。
  • :蓑衣,古代防雨的衣物。
  • 不舍:不愿意放下。
  • 用不穷:用不完,形容使用频繁。
  • 随时者:能够随时应对变化的人。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蓑笠”作为传统的农民工具,象征了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的生活方式,反映出作者的生活态度和应对变化的智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献章(1482-1544),字子华,号澄江,明代诗人、学者,擅长诗词,尤其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往往蕴含对自然的深刻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诗人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表达了人对自然变化的敏锐感知与从容应对的态度。此时的社会环境中,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农民的生活与气候息息相关,因此,诗表现出一种随和、适应的生活哲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从容态度。诗中的“无雨笠且置,未晴蓑不舍”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在变化的天气中,作者对斗笠和蓑衣的态度,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灵活应对。无论是雨天还是晴天,诗人都能保持一份淡定与从容,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对生活无常的坦然。接下来的“蓑笠用不穷,我是随时者”则进一步强调了作者的适应能力与随和态度。斗笠与蓑衣象征了生活中的工具与智慧,诗人在面对不确定的生活时,展现出了一种积极的应对姿态,折射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整首诗简洁而富有哲理,让人感受到一种灵动的生活智慧和对自然的亲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无雨笠且置:没有雨的时候,斗笠就放下,这里表现出一种随和的态度。
  2. 未晴蓑不舍:即使天还没放晴,蓑衣依然不舍得收起,显示出对未来可能变化的适应能力。
  3. 蓑笠用不穷:蓑衣和斗笠的使用是无穷无尽的,象征着生活的多变和无常。
  4. 我是随时者:我正是那种随时应变的人,强调了诗人面对生活变化的从容。

修辞手法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形成了一种和谐美感。
  • 比喻:斗笠与蓑衣不仅是物品,更象征着应对生活的智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强调灵活应变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自然景象展现了对生活变化的接受与适应,传达了一种从容不迫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斗笠:象征着防护与智慧。
  • 蓑衣:象征着适应与灵活。

这些意象不仅体现了生活的多变,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尊重与对生活的哲理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蓑”指的是什么? A. 一种工具
    B. 一种植物
    C. 一种鸟类
    D. 一种饮食

  2. 填空题:诗中“无雨笠且置,未晴蓑不舍”表达了诗人对____的态度。

  3. 判断题:陈献章的诗歌风格以清新自然著称。
    对 / 错

答案

  1. A
  2. 生活变化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 王维的《使至塞上》

诗词对比

  • 比较陈献章的《客乞题随时子轩》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变化的感悟,但王维的诗更强调孤独与思乡,而陈献章则更注重随和与应变的智慧。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陈献章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送芮国器司业 灯下读玄真子渔歌因怀山阴故隐追拟 两獐 灯下小酌 秋雨叹 村舍杂兴 题庵壁 自叹 登鹅鼻山至绝顶访秦刻石且北望大海山路危甚 夜行宿湖头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圣之时者 各就各位 类聚群分 采字头的字 走字旁的字 判然两途 包含袁的词语有哪些 凤结尾的成语 济结尾的成语 阙陋 毋字旁的字 包含诞的词语有哪些 目字旁的字 木渎 艸字旁的字 阃席 眼中拔钉 回施 阿那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