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15: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15:08
江亭夕望
白居易 〔唐代〕
凭高望远思悠哉,
晚上江亭夜未回。
日欲没时红浪沸,
月初生处白烟开。
辞枝雪蕊将春去,
满镊霜毛送老来。
争敢三年作归计,
心知不及贾生才。
登高远望,思绪悠然,
夜幕降临,江亭仍未回家。
日落时分,红色波浪翻滚,
月亮初升,白色烟雾缭绕。
离别的枝头,雪白的花蕊将春天送走,
满头白发逐渐显露,岁月无情。
谁敢在此三年后制定归期,
心中明白自己不如贾谊的才华。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通俗易懂的诗风和关心民生的题材闻名。其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广受欢迎。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白居易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身才华的自谦。诗中描绘的江亭夕望,既是实际景象的描写,也是内心情感的抒发。
《江亭夕望》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人在夕阳西下、月初升起的时刻,倚高望远,思绪万千。诗的开头“凭高望远思悠哉”便传达出一种宁静的心境,诗人站在江亭上,目光所及,思绪飞扬,仿佛在与自然对话。随着夜幕的降临,日落时分的“红浪沸”与初升的“白烟开”形成鲜明的对比,暗示着白居易对自然轮回的感悟与人生无常的思考。
接下来的两句“辞枝雪蕊将春去,满镊霜毛送老来”更是将季节的更替与人生的无情结合在一起,表现了诗人对衰老与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伤。最后两句“争敢三年作归计,心知不及贾生才”则是诗人的自谦,表现出他对自身才华的不满与对贾谊的仰慕之情,进一步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白居易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夕阳西下、月初升起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时光流逝的感悟,以及对自身才华的自谦,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白居易的《江亭夕望》主要描绘的是哪个时间段的景象?
A. 清晨
B. 正午
C. 傍晚
D. 深夜
诗中提到的“贾生”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贾谊
B. 贾宝玉
C. 贾政
D. 贾母
诗中“满镊霜毛送老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感慨
C. 希望
D. 生气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