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8 05:30: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05:30:09
三月晦日晚闻鸟声
晚来林鸟语殷勤,似惜风光说向人。
遣脱破袍劳报暖,催沽美酒敢辞贫。
声声劝醉应须醉,一岁唯残半日春。
三月的最后一天,傍晚时分,我听到了林中的鸟儿在鸣叫,它们似乎在怜惜这美好的春光,向我倾诉心声。为了驱散寒意,我脱下破旧的袍子,借以温暖自己;我也想买些美酒来喝,却不敢奢求,因为我依然贫穷。鸟儿一声声地劝我饮酒,我想,既然如此,就应该痛痛快快地醉一场,因为这一年已过了一半,春天只剩下短短的一天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作以内容平易近人、情感真挚而闻名,常常关注民生,抒发个人情感。
该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反映出他对人生短暂、春光易逝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他乐观的生活态度,即便生活清贫也要享受当下的乐趣。
《三月晦日晚闻鸟声》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结合,表达了对春天的珍惜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中“晚来林鸟语殷勤”的开头,营造出一种温馨、亲切的氛围,鸟儿的鸣叫不仅是自然的声音,更是春天生机的象征。接着,诗人提到“遣脱破袍劳报暖”,这里的破袍象征着生活的艰辛,而温暖则代表着对未来的希望,借此表达了对暖春的渴望。
诗的后半部分,随着“声声劝醉应须醉”的出现,诗人开始展现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尽管生活贫困,他还是愿意在春天的尾声中享受生活的美好。最后一句“一岁唯残半日春”则是对春天短暂的感慨,体现了珍惜时间的主题,同时也反映出对于生命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眷恋。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珍惜和对生活的热爱,尽管生活中有贫困和无奈,但诗人依然选择享受当下,体现出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
诗中提到的鸟声是如何描绘的?
诗人为何脱掉破袍?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