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28: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28:04
人欲天从竟不疑,
莫言圆盖便无私。
秦中已久乌头白,
却是君王未备知。
人们的欲望能够随天意而行,竟然毫不怀疑;
不要说圆形的盖子就没有私心。
在秦地已经很久了,乌头花已经变白,
只不过是君王未曾察觉而已。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中的“秦中”可以理解为古代秦国的地方,诗人通过提及秦国的地理,暗示了权力中心的局限性以及统治者的无知。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2年-858年),字义山,号玉溪,晚唐著名诗人,擅长写诗,尤其以情诗和咏怀诗而闻名。他的诗风以含蓄、典雅著称,常常蕴含深厚的哲理和复杂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社会动荡、权臣专权的时期,李商隐以深刻的观察力和敏锐的洞察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对人性欲望的思考。
《人欲》一诗透过对人欲与天意的探讨,揭示了人类内心的复杂性和无知。诗人以“人欲天从”的开头,表达了人类欲望与天意之间的微妙关系,似乎暗示人们在追求私利时,常常忽视了更高的道德标准和自然法则。接着“莫言圆盖便无私”,通过比喻的方式,提及权力和利益的圆满状态,质疑人们是否真的能够在权力面前保持无私的操守。
“秦中已久乌头白”一句,暗示了在权力的中心,表面上的繁荣掩盖了潜在的危机和变化。乌头花的变化象征着事物的转变,提示人们对现状的警觉。最后一句“却是君王未备知”则将矛头指向统治者,揭示了他们对社会真实状况的无知。这不仅是对当权者的警示,也是对人们自我欲望的深刻反思。
李商隐的这首诗,既是对人欲的真实写照,也是对社会政治的深刻批判,体现了他作为一个诗人的高度责任感和深邃的思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揭示了人欲与天意的冲突,反映了人类欲望的无知与统治者的无觉,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警示。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李商隐的《人欲》讨论了什么主题?
A. 自然与人类
B. 权力与欲望
C. 爱情与悲伤
D. 友谊与忠诚
“圆盖”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友谊
B. 权力与利益
C. 自然法则
D. 时间
诗中提到的“秦中”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昆仑山
B. 古代秦国
C. 长安
D. 洛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比较,王维的作品更多展现了自然与人情的和谐,而李商隐则侧重于对人欲与权力的批判,反映出不同的社会关怀和思考角度。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