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42: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42:18
夜半
作者: 李商隐 〔唐代〕
三更三点万家眠,
露欲为霜月堕烟。
斗鼠上堂蝙蝠出,
玉琴时动倚窗弦。
在深夜三更,万家都已沉沉入睡,
露珠像是要变成霜,月光在空中散落如烟。
斗鼠在堂前奔跑,蝙蝠也飞了出来,
玉琴偶尔轻声响动,倚在窗边的琴弦上。
此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玉琴”和“蝙蝠”等意象,展现了夜的静谧与生动,反映了人们在寂静的夜晚对艺术和生命的思考。
李商隐(812年-858年),唐代著名诗人,字义山,号少陵野老。他的诗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著称,常常表现出复杂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李商隐的诗歌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夜半》创作于晚唐时期,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背景下,诗人常常在孤独的夜晚思索人生。此诗表现了夜深人静时的思绪,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敏感和对艺术的向往。
《夜半》是一首典型的李商隐风格的诗作,诗中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夜晚,展现了深夜的宁静与生动。开头两句通过“万家眠”与“露欲为霜”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寒冷,给人一种孤独而又安详的感觉。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斗鼠”和“蝙蝠”的意象,打破了夜的静谧,仿佛在提醒人们即使在寂静的夜晚,生命的气息依然存在。
诗的最后一句“玉琴时动倚窗弦”,则将诗人的情感与音乐的意象结合在一起,仿佛在表达他在夜深人静时,心中对音乐和艺术的渴望与追求。整首诗通过对夜晚细致入微的描写,展现了李商隐独特的艺术风格与人文情怀,令人感受到一种难以言表的孤独与美感。
全诗通过描绘夜深人静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艺术的热爱,传达了一种孤独而又美丽的情感。
诗中“万家眠”表达了什么样的夜晚氛围?
a) 热闹
b) 寂静
c) 恐怖
“露欲为霜”中的“霜”有什么象征意义?
a) 美丽
b) 寒冷
c) 快乐
诗中提到的“玉琴”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艺术
c) 战争
答案: 1-b; 2-b; 3-b
与李商隐的《夜半》相比,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但更加强调了思念之情。李商隐的作品则更倾向于体现艺术和自然的结合,展现了一种超脱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