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11: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11:03
欹枕雨声歇,竹间闻鸟鸣。
病惟愁是伴,闲与懒相成。
堕地惊兹日,终天负所生。
一杯鱼菽祭,悲感泪纵横。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场景:雨声停止,竹林间传来鸟鸣。然而,诗人因病而感到愁苦,闲适与懒惰交织在一起。诗人惊觉日子在流逝,似乎一生都在负担着生命的重担。最后,诗人用一杯鱼和豆子祭奠,泪水不禁纵横而下,表达了深深的悲痛。
方孝孺(生于1360年,卒于1440年),明代著名诗人、书法家和文学家,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歌常常展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兼具情感与哲理。
《童景纯来 其二》创作于方孝孺的晚年,正值其身心俱疲之时。诗中流露出对生命的感慨以及对病痛的无奈,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病重者的内心世界。开头两句,诗人描绘了一个静谧的环境,雨声的消逝与鸟鸣的出现,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恬淡的宁静。然而,在这样的宁静中,诗人的内心却充满了愁苦与懒惰。这种对比造成了强烈的情感冲突,突出了身心的失落感。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惊觉时间的流逝,感受到生命的重担,仿佛一生都在不断地负担着。这里的“堕地”不仅仅是字面意义上的跌落,更是一种对生活的失落与无奈的象征。最后,诗人用鱼和豆子作为祭品,表达了浓烈的悲伤,泪水纵横而下,似乎是在倾诉对逝去岁月的无尽怀念与哀痛。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表现力,情感真挚,极具感染力。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方孝孺成功地传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围绕着生命的无常与病痛带来的孤独感。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以及对逝去岁月的深切怀念与哀悼。
诗中描绘的环境是怎样的?
诗人用什么祭品表达悲伤?
诗中“病惟愁是伴”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