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关门柳》

时间: 2025-07-27 20:47:46

诗句

永定河边一行柳,依依长发故年春。

东来西去人情薄,不为清阴减路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0:47:46

原文展示:

《关门柳》
作者: 李商隐 〔唐代〕

永定河边一行柳,
依依长发故年春。
东来西去人情薄,
不为清阴减路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永定河边的一排柳树,柳条垂落,仿佛是故年春天的长发。无论是从东边来还是往西边去,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都显得很淡薄,柳树的清阴也无法减少路途的尘埃。

注释:

  • 永定河:位于北京地区的一条河流,河边的柳树是常见的景象。
  • 依依:形容柳枝柔软下垂,像是依依不舍。
  • 人情薄:形容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淡薄。
  • 清阴:指柳树投下的阴影。

典故解析:

“柳”在古代诗词中常用作离别的象征,因其柔弱与依依不舍的形态,常与离愁别绪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谦,晚唐著名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著称,风格多样,尤其擅长写爱情与离别的题材。

创作背景:

《关门柳》作于李商隐晚年,诗人经历了诸多政治波折,个人情感与社会环境的复杂交织,使得其诗作常带有淡淡的忧伤与感慨。

诗歌鉴赏:

《关门柳》通过描绘永定河边的柳树,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春日的怀念与对人情淡薄的无奈。诗的开篇以“永定河边一行柳”引入,柳树自古以来便是柔情的象征,诗人通过描绘柳树的姿态,唤起了对曾经美好时光的追忆。接着,诗人借“东来西去人情薄”的句子,揭示出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疏离与冷淡,这种情感的描写不禁让人感到一丝惆怅。最后一句“不为清阴减路尘”,则是对现实的直面,尽管柳树的影子能够带来些许阴凉,却无法减轻生活的艰辛与路途的尘埃。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也使整首诗呈现出一种悲凉却又真实的美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了柳树的形象,暗示着春天的温柔与美好。
    • 第二联表达了对人情关系的失落与疏离。
    • 第三联则转向现实,表明清阴无法改变生活的本质。
  • 修辞手法:

    • 比喻:柳树比作故年春的长发,传达出温柔与怀旧之情。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 主题思想:

    • 通过柳树的形象,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同时反映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淡薄与生活的艰辛。

意象分析:

  • :象征柔情与离别,代表着对过往的怀念。
  • 清阴:象征着宁静与舒适,却又隐含了对现实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李商隐
    C. 白居易

  2. “依依长发”中“依依”指什么?
    A. 远离
    B. 懈怠
    C. 柔软下垂

  3. 诗中提到的“人情薄”表达了什么含义?
    A.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浓厚
    B.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淡薄
    C. 人与人之间没有关系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对比李商隐与杜甫的作品,李商隐多描写个人情感与细腻的心理,而杜甫则多关注社会现实与历史变迁。两者在情感表达与主题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经历。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商隐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歌研究》

相关查询

女冠子·含娇含笑 答段柯古见嘲 赠考功卢郎中 定西番·细雨晓莺春晚 洛阳 赠卢长史 生禖屏风歌 登卢氏台 题李卫公诗二首 更漏子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公道难明 适变 糹字旁的字 有了存孝,不显彦章 包含凝的词语有哪些 过耳春风 感慰 羽结尾的成语 良细 桂楫兰桡 积功兴业 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泥涂曳尾 示字旁的字 羽字旁的字 亠字旁的字 忠心耿耿 車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