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齐宫词》

时间: 2025-07-27 20:49:43

诗句

永寿兵来夜不扃,金莲无复印中庭。

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0:49:43

齐宫词

原文展示

永寿兵来夜不扃,金莲无复印中庭。
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

白话文翻译

永寿的军队夜间来袭,门窗紧闭无法开合。
金莲再也没有在庭院中留下的印记。
梁台上的歌声在三更时分停止,
风中依然摇动着九子铃。

注释

  • 永寿: 指永寿军,可能是当时某个地方的军队。
  • 不扃: 不锁,不闭合。
  • 金莲: 这里可以理解为一种美丽的花卉,象征着繁华与美好。
  • 印中庭: 在庭院中留下的痕迹。
  • 梁台: 指楼阁或平台,通常是歌舞表演的地方。
  • 歌管: 歌声和乐器。
  • 三更: 夜晚的时间,通常指午夜时分。
  • 九子铃: 一种古代的乐器,或许象征着乐声的持续和未消散的氛围。

典故解析

“九子铃”在古典诗词中常用来象征乐声的清脆和悠长,常见于宴会或欢庆场合。此处可能暗指一种美好的回忆,随着风声依然在心中回荡。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李商隐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字义山,号蕴之。他的诗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著称,尤以爱情诗和咏怀诗见长。
  • 创作背景: 《齐宫词》创作于李商隐晚年,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常常感受到政治的压迫和个人命运的无奈,反映了他内心的忧愁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齐宫词》通过描绘一个夜晚的场景,传达了诗人对往日繁华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开头两句“永寿兵来夜不扃,金莲无复印中庭”展现了一个被战争侵扰后的宁静,门窗紧闭的意象暗示着对外界的隔绝和内心的恐惧,同时“金莲”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已不复存在,反映了诗人对失去美好时光的惋惜。后两句“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则将夜晚的音乐与风声结合,虽歌声已罢,却留有余韵,暗示着过去的美好依然在耳畔回响,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怀旧氛围。整首诗情感深邃,展现了李商隐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和对美好回忆的珍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句通过"永寿兵来"暗示了外部环境的威胁,这里“夜不扃”则强调了对安全的渴望。
    • 第二句“金莲无复印中庭”通过“金莲”的消失,表现了美好事物的流逝。
    • 第三句“梁台歌管三更罢”表现出夜晚的宁静和过去的欢乐已结束。
    • 第四句“犹自风摇九子铃”则表达了尽管欢乐已逝,但记忆依然存在,令人怀念。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金莲”比喻美好事物。
    • 拟人:将风描写成摇动九子铃,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整首诗在意象和结构上都体现了对仗的美感。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思考,情感基调充满了忧伤与怀念。

意象分析

  • 金莲: 象征着美好与繁华,因其消失而引发对往日的追忆。
  • 九子铃: 代表着音乐与欢乐,暗示尽管欢乐已去,但余音仍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永寿兵来”中的“永寿”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地名或军队
    C. 一个历史人物

  2. “金莲无复印中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惋惜
    C. 愤怒

  3. “三更罢”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A. 早晨
    B. 正午
    C. 半夜

答案: 1-B, 2-B, 3-C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商隐的《无题》系列诗作。
    • 杜牧的《秋夕》。
  • 诗词对比:

    • 比较李商隐的《齐宫词》和杜甫的《春望》,两者都反映了对现实困境的感受,但李商隐更多的是细腻的情感和怀旧,而杜甫则突出社会动荡带来的直接影响。

参考资料

  • 《李商隐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李商隐研究相关论文与文章。

相关查询

辞唱歌 谁氏子 南内朝贺归呈同官 和李相公摄事南郊,览物兴怀,呈一二知旧 晚菊 和虞部卢四酬翰林钱七赤藤杖歌(元和四年作) 剥啄行 同李二十八员外从裴相公野宿西界 盆池五首 元日酬蔡州马十二尚书去年蔡州元日见寄之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闹翻天 禾字旁的字 韋字旁的字 鱼龙漫衍 国富民安 骨字旁的字 眼泪洗面 动魄惊心 牙字旁的字 鼎字旁的字 禁止小便 创开头的成语 夺人所好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黄道吉日 遐敻 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