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剥啄行》

时间: 2025-05-15 01:46:43

诗句

剥剥啄啄,有客至门。

我不出应,客去而嗔。

从者语我,

子胡为然。

我不厌客,困于语言。

欲不出纳,以堙其源。

空堂幽幽,有秸有莞。

门以两板,丛书于间。

窅窅深堑,

其墉甚完。

彼宁可隳,此不可干。

从者语我,嗟子诚难。

子虽云尔,其口益蕃。

我为子谋,有万其全。

凡今之人,

急名与官。

子不引去,与为波澜。

虽不开口,虽不开关。

变化咀嚼,有鬼有神。

今去不勇,其如后艰。

我谢再拜,

汝无复云。

往追不及,来不有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5 01:46:43

原文展示:

剥剥啄啄,有客至门。我不出应,客去而嗔。从者语我,子胡为然。我不厌客,困于语言。欲不出纳,以堙其源。空堂幽幽,有秸有莞。门以两板,丛书于间。窅窅深堑,其墉甚完。彼宁可隳,此不可干。从者语我,嗟子诚难。子虽云尔,其口益蕃。我为子谋,有万其全。凡今之人,急名与官。子不引去,与为波澜。虽不开口,虽不开关。变化咀嚼,有鬼有神。今去不勇,其如后艰。我谢再拜,汝无复云。往追不及,来不有年。

白话文翻译:

叩叩声声,有客来敲门。我不出门应答,客人走后还生气。随从问我,您为何这样呢?我并不厌烦客人,只是被语言困住。想要不接待客人,以封堵这源头。空荡荡的厅堂,幽静而深邃,地上有草秸和香蒲。门由两块板构成,书籍堆叠于其中。深深的沟壑,墙壁却是完好的。那边的墙或许会倒塌,而这儿却不能碰。从者对我叹息,您真是难办。虽然您这样说,话语却愈加丰盈。我为您打算,有万全之策。如今的人,急于追求名声和官位。您不引我离去,便与您一起起伏波澜。虽然不开口,虽然不开关,但变化如咀嚼,似有鬼神。现在离去不勇,对未来的艰难如同。我要谢您再拜,您无需再说。往来的追赶不及,未来又无年限。

注释:

  • 剥剥啄啄:形容叩门声,或指鸟类啄食的声音。
  • 有客至门:有客人来到门前。
  • :生气、怨恨。
  • 困于语言:被语言所困扰。
  • 空堂幽幽:形容房间空旷而幽静。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从者”,可以理解为随行的侍者,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矛盾。
  • “今去不勇,其如后艰”暗示了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体现出诗人的无奈与对现实的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韩愈被誉为“古文运动”的领军人物,主张文以载道,强调文章应有道德教化的功能。他的诗歌以情感细腻、语言精炼著称。

创作背景:

《剥啄行》作于韩愈中年时期,正值他在政坛和文坛上都颇有成就的阶段。诗作反映了他对社会交往的思考以及对自身处境的自省,表现出对名利的厌倦与对闲适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剥啄行》展现了韩愈对待客人态度的复杂心情,诗中通过叩门声引出客人的到来,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人明白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但又因语言的束缚而感到困扰。他希望通过不接待客人来逃避这种困境,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整首诗在语言上层次分明,情感真挚而深沉,既有对客人的不满,也有对自我的反思。诗中“空堂幽幽”的意象传递出一种孤寂的氛围,而“虽不开口,虽不开关”的描述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形的隔阂。最后,诗人通过对未来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既有对过往的追忆,也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在情感上层次丰富,既有对客人关系的思考,又有对个人生活境遇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剥剥啄啄,有客至门:开头通过声音描绘出客人来访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期待的氛围。
  2. 我不出应,客去而嗔:诗人不愿出门应答,客人离去后反而感到愤恨,显示出诗人内心的不快。
  3. 从者语我,子胡为然:随从询问诗人为何不出,反映出他对待关系的矛盾态度。
  4. 我不厌客,困于语言:诗人并不厌烦客人,而是受限于交流的障碍。
  5. 欲不出纳,以堙其源:表达想要通过不接待来阻止烦恼的愿望。

修辞手法:

  • 拟人:用“剥剥啄啄”的叩门声赋予声音以生命,表现出客来时的紧迫感。
  • 对仗:如“虽不开口,虽不开关”,形成一种韵律感,增强了情感的对比。
  • 比喻:通过“波澜”比喻生活中的起伏,表现出对生命的感慨。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人际交往、名利追求的思考与反思,表达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内心宁静的渴望。诗人通过对客人来访的感受,展现了自己内心的挣扎与孤独,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无奈与迷茫。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客人:象征人际关系中的交流与互动。
  • 空堂幽幽:象征内心的孤独与宁静。
  • :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沟通的可能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剥剥啄啄”形容什么声音?

    • A. 叩门声
    • B. 风声
    • C. 水声
    • D. 书声
  2. 诗人为何对客人感到生气?

    • A. 因为客人不礼貌
    • B. 因为他不想见客人
    • C. 因为客人说了不该说的话
    • D. 因为客人来得太频繁
  3. 诗中“空堂幽幽”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 A. 兴奋
    • B. 孤独
    • C. 悲伤
    • D. 快乐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 韩愈的《剥啄行》和王维的《山居秋暝》都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但前者更注重人际关系的复杂性,而后者则表现出对自然的向往与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韩愈集》

相关查询

蒲类海三首 其二 蒲类海三首 其一 苦水守风 哈密三首 其三 哈密三首 其二 哈密三首 其一 巴里坤城北寻汉永和二年碑 沙泉 由富春至钱塘 湖光山色楼避暑口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篾子 康食 包含捍的词语有哪些 罕闻寡见 眉低眼慢 许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实録 廾字旁的字 盛衰荣辱 鱼鼓简子 采字旁的字 碍手碍脚 麦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病字头的字 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口字旁的字 中国民主同盟 捷报频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