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知音者诚希》

时间: 2025-04-27 06:43:00

诗句

知音者诚希,念子不能别。

行行天未晓,携酒踏明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43:00

原文展示:

知音者诚希,念子不能别。
行行天未晓,携酒踏明月。

白话文翻译:

知音的人确实稀少,想念你却无法相聚。
走在路上天尚未破晓,携着酒杯踏着明亮的月光。

注释:

  • 知音:指真正了解和欣赏自己的人。
  • 诚希:确实稀少。
  • 念子:思念你。
  • 行行:走在路上。
  • 天未晓:天还没有亮。
  • 携酒:带着酒。
  • 踏明月:踏着明亮的月光。

典故解析:

“知音”一词源自于“伯牙与子期”的故事,伯牙是著名的古代琴师,只有子期能真正理解他的音乐。这个典故表达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与默契,强调了知音的珍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韩愈(768年-824年),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倡导古文运动,主张“古文”的复兴,作品多以骈文及古文见长。他的诗文风格豪放、感情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写于韩愈与友人分别或思念之际,反映了他对知音难得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知音者诚希》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知音难得的感慨。诗中展示了韩愈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知音的向往。开头两句“知音者诚希,念子不能别”直接抒发了对知音的稀少和对友人的思念,情感深厚且真挚。接下来的“行行天未晓,携酒踏明月”将思念的情绪与夜晚的宁静结合在一起,展现了一个孤独的行者在明月下思索的情景。诗中通过“携酒”的细节,传达出一种温暖的情感,希望在此时此刻能与知音共饮,分享彼此的心声。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知音的渴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了知音的稀少和思念的难以割舍,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 第二联:通过描绘夜行的景象,突出思念的深远与情感的浓烈。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知音比作珍贵的存在。
    • 拟人:将思念具象化为“念子”,赋予情感以生命。
    • 对仗:“携酒踏明月”体现了优美的对仗工整。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知音的珍视,表达了人们对真挚友情的渴望,以及对相聚的无限向往。

意象分析:

  • 知音:象征着珍贵的友情和深刻的理解。
  • 明月:象征着孤独与思念,同时也传递出宁静和美好。
  • :代表着交流与分享,增添了情感的温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知音者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稀少的朋友
    B. 亲人
    C. 过客

  2. 诗中的“携酒踏明月”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A. 独自饮酒
    B. 与知音共饮
    C. 走在街头

  3. “行行天未晓”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期待
    B. 孤独
    C. 惆怅

答案:1. A、2. B、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思念之情,但更侧重于家庭的牵挂,而韩愈则侧重于友情的珍贵与知音的渴望。两者在情感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均展现了人们对亲情和友情的重视。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韩愈诗文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当置酒 大驾亲征 从驾玉津园二首 从驾玉津园二首 次李提举过南园饮散赋诗韵 壶中天 圭旨摘珠 雪山歌送人宰蜀邑 答林兄宗正同寓邑之溪上 夏日过石首简天石老禅 咏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鸟字旁的字 噭音 用字旁的字 建亥 处实效功 石字旁的字 枯蓬 包含峦的词语有哪些 馬字旁的字 血口喷人 矢不虚发 告老还家 德言工容 丿字旁的字 如锥画沙 情善迹非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