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28: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28:34
高岩跨层巅,一径入苍翠。
三休彻上头,却立睨平地。
当年宝藏兴,中夜出光气。
至今石缝裂,篝火尚能记。
盈虚谁可测,开阖神自秘。
空房有残僧,骨冷夜无寐。
高耸的山岩跨越层层山巅,一条小路通向苍翠的林间。
三次休息在山顶,却停下来俯视平地。
当年宝藏兴盛,深夜时分散发出光芒。
如今石缝依旧裂开,篝火的余温尚能追忆。
盈虚变化谁能测量,开启与合拢的奥秘自有神秘。
空房里有一位残留的僧人,骨骼冰冷在夜里无法入眠。
这首诗涉及了许多古典意象,比如“高岩”、“宝藏”等,暗示了隐秘与寻觅的主题。诗中提到的“宝藏兴”,可能指代历史上某个宝藏的传说,而“空房有残僧”则暗示了孤独与静谧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思考。
作者介绍:韩元吉,宋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在古诗词创作上颇具才华,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北宋时期,政治动荡、社会变迁使得诗人常常感到孤独与迷惘,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过往的追忆。
《南涧 其二》是一首富有哲理的山水诗。诗中通过对高山、苍翠、宝藏和和尚等意象的描绘,传递了作者对生命无常和自然恒久的感慨。开篇的“高岩跨层巅”,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更是对人生的隐喻,象征着在高峰之上,个人的渺小与卑微。
“三休彻上头,却立睨平地”,诗人通过自身的行走,反映出对平凡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停下来俯视平地,产生了对生活的思索与感悟。“当年宝藏兴,中夜出光气”,这一句则将诗人的思绪引向往昔,暗示着历史的辉煌与现在的凋零,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
在后续的“盈虚谁可测,开阖神自秘”中,诗人表现出对宇宙规律的无奈与敬畏。最后一句“空房有残僧,骨冷夜无寐”则以孤独的身影结束,暗示了对生命的无尽思考与孤独的感受,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又忧伤的氛围。整首诗在意象的使用与情感的表达上,展现了韩元吉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透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历史与宇宙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过往的追忆。
诗词测试:
诗中“高岩跨层巅”描绘的是哪种景象?
“盈虚谁可测”中的“盈虚”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残僧”代表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