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忆昔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5-13 16:22:56

诗句

升平当暇岁,遐迩屡丰年。

环辙道万里,轺车开两川。

干戈今满地,剑栈漫梯天。

试向长淮望,冯高更怃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6:22:56

原文展示

升平当暇岁,遐迩屡丰年。
环辙道万里,轺车开两川。
干戈今满地,剑栈漫梯天。
试向长淮望,冯高更怃然。

白话文翻译

在太平盛世的时光,四方丰收的年景屡见不鲜。
环绕的车辙延绵万里,马车穿行在两条大川之间。
如今战火遍地,剑戟仿佛伸向天空。
我试着向长淮望去,看到冯高的身影,不禁感到更加忧伤。

注释

  • 升平:指社会安定、太平的状态。
  • 暇岁:闲暇安宁的岁月。
  • 遐迩:远近,指四方。
  • 环辙:车辙的环绕,形容道路的繁忙。
  • 轺车:古代一种小车,通常由马拉。
  • 干戈:指战争和武器。
  • 剑栈:剑与栈,象征战争的气息。
  • 冯高:可能指代某位历史人物,具体背景需要结合历史文献理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岳珂,字季明,号任之,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在文学上有较高的造诣,以诗词和散文见长。岳珂的诗风以清新高远、情感真挚为特点,常常反映出对社会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命运的感慨。

创作背景

《忆昔二首》是岳珂在经历了社会动荡后,回望过去太平岁月时所作。这首诗反映了他对盛世的怀念以及对现状的忧虑,表现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鲜明的对比,展现了从繁荣盛世到战乱纷争的巨大变化。开头的“升平当暇岁”描绘了一个安宁的社会,接着通过“环辙道万里,轺车开两川”展现了交通繁忙、商贸兴旺的景象,体现出人们的幸福生活。然而,随着“干戈今满地,剑栈漫梯天”的出现,社会的安宁被打破,战火四起,令人心痛不已。最后一句“试向长淮望,冯高更怃然”则以个人的情感寄托,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惋惜。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辽阔,表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敏感,既有对美好过往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深思,充满了历史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升平当暇岁:在太平盛世的时光。
  2. 遐迩屡丰年:四方丰收的年景屡见不鲜。
  3. 环辙道万里:车辙环绕,形容道路的繁忙。
  4. 轺车开两川:马车穿行在两条大川之间,描绘出繁荣的景象。
  5. 干戈今满地:如今战火遍地,表示社会动荡不安。
  6. 剑栈漫梯天:象征战争的气息弥漫,令人感到压迫。
  7. 试向长淮望:试着向长淮望去,表现出一种期望。
  8. 冯高更怃然:看到冯高的身影,感到更加忧伤。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对比“升平”与“干戈”,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冲击力。
  • 意象:如“轺车”、“剑栈”等意象,深入描绘社会的繁荣与动荡。
  • 象征:长淮作为地理意象,象征着历史的深邃和个人的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怀,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战乱的忧虑,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无奈。

意象分析

  • 升平:象征太平盛世,代表和平与繁荣。
  • 干戈:象征战争与动乱,代表社会的不安。
  • 长淮:象征历史深邃,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回忆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升平”指的是: A. 战争状态
    B. 太平盛世
    C. 经济衰退

  2. “干戈今满地”中的“干戈”指: A. 农具
    B. 武器
    C. 交通工具

  3. 诗的情感基调是: A. 乐观
    B. 忧伤
    C. 中立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注。
  • 李白的《将进酒》:表现对生活的热情和对历史的思考。

诗词对比

对比岳珂的《忆昔二首》和杜甫的《春望》,两首诗都反映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怀,但岳珂更偏重于个人的感慨,而杜甫则更加强调国家的悲剧和人民的苦难。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均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赏牡丹 谢李续主簿 题酸枣县蔡中郎碑 长门 渡辽水 惜欢 新晴 晚秋病中 寄分司张郎中 故梁国公主池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釒字旁的字 未尝不可 安于盘石 目字旁的字 横说 安适如常 白璧微瑕 直结尾的成语 魚字旁的字 木字旁的字 超凡入圣 楚堑 麻字旁的字 包含等的成语 一字一句 县鸡 讨命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