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03:37: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3:37:47
雨中观庐山 其二
作者: 岳珂 〔宋代〕
半生每负看山眼,此日真成带雨游。
攲枕有无疑欲暮,成峰横侧总宜秋。
耳喧似厌泉呜咽,腰系不妨云去留。
明日新晴马蹄放,直须三峡看龙湫。
这半生我总是带着看山的眼睛,今天真是成了雨中的游览。
倚着枕头,似乎不知不觉就要入夜,成群的山峰在雨中横斜,更显得适合秋天。
耳边的水声好像让我厌倦了这泉水的呜咽,腰间的行囊也不妨随意放下,任由云雾去留。
明天新晴,马蹄轻快,我一定要去三峡看那壮丽的龙湫。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龙湫”指的是三峡的壮丽瀑布,象征着自然的雄伟和壮观;“三峡”是长江的一部分,以其险峻和美丽而著称。诗中提及的“新晴”与“明日”也反映了诗人对未来美好景象的期待。
作者介绍:
岳珂(生年不详-约1146年),字子文,号雪山,宋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风光和人生感悟。其诗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常表达对美好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岳珂的庐山游历期间,正值雨季,诗人借此游山之际,抒发对自然的感受与个人情绪,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及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此诗以“雨中观庐山”为题,展现了作者在雨中游览庐山的感受。开篇以“半生每负看山眼”道出诗人对于山水的深厚情感与执着,表明他在漫长的生命历程中总是关注着自然的变化与美丽。接着“此日真成带雨游”则透露出雨中的庐山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尽管天气阴沉,却也别有一番风味。
“攲枕有无疑欲暮”一句,透出一种惬意与倦怠的感觉,似乎在表达对生活的放下与沉静。诗人在雨中静静地观察山峰,雨水为山景增添了层次与韵味,更显得“总宜秋”,使人感受到山的深邃与广袤。
接下来的“耳喧似厌泉呜咽”,则用强烈的感官体验表现出诗人在雨中听泉水的声音,却又因这声音的单调而感到厌倦。这种对自然声音的细腻感受,反映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结尾“明日新晴马蹄放”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待与向往,暗示着即将到来的光明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庐山雨景的描绘,交织着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具有深厚的哲理与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以及在细雨中对未来的期待与向往。它传达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积极态度,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岳珂生活在哪个朝代?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诗中提到的“龙湫”指的是哪个地方?
A. 黄山
B. 三峡
C. 庐山
D. 泰山
诗句“明日新晴马蹄放”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焦虑
C. 希望
D. 不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