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台城路 蚕》

时间: 2025-05-20 08:15:45

诗句

青萍叶大桐花落,村村又鸣鸠妇。

细雨如尘,馀寒若水,蚁动吴奁时候。

狸奴聘否。

怪生客偏憎,闭门长昼。

守定芦帘,三眠三起似人柳。

深窗几回罢绣,挽笼钩陌上,亲费掺手。

夜屋灯边,晓墙烟外,最怕银筐饥后。

心情渐逗。

记瓦卦曾占,蔟山将就。

待写双蛾,更呼邻女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08:15:45

原文展示:

青萍叶大桐花落,村村又鸣鸠妇。
细雨如尘,馀寒若水,蚁动吴奁时候。
狸奴聘否。怪生客偏憎,闭门长昼。
守定芦帘,三眠三起似人柳。
深窗几回罢绣,挽笼钩陌上,亲费掺手。
夜屋灯边,晓墙烟外,最怕银筐饥后。
心情渐逗。记瓦卦曾占,蔟山将就。
待写双蛾,更呼邻女耦。

白话文翻译:

青萍叶上的大桐花已经落下,村子里又响起了鸠鸟的叫声。
细雨如尘,余寒如水,蚂蚁在吴奁上活动的时候。
狸奴是否会来聘请?生客偏偏讨厌,闭门度过漫长的白昼。
守着芦帘,三次睡觉三次醒来像是柳树。
窗边几次停止绣花,拉着笼子在小路上,亲自费力地插手。
夜晚屋里的灯下,清晨墙外的烟雾,最怕银筐空着肚子。
心情渐渐愉悦。记得瓦卦曾经占卜,蔟山快到了。
等着写下双蛾,更呼唤邻里的女子。

注释:

  • 青萍:一种水生植物,常用于描绘春夏生机的景象。
  • 桐花:桐树的花,象征春天的到来。
  • 鸠妇:指鸠鸟,古代常用来形容悲伤或孤独的情绪。
  • 吴奁:古代一种窗户的称呼,象征隐秘与内心世界。
  • 狸奴:指一种小动物,这里可能是形容某种人或情感。
  • 银筐:象征空虚或缺乏,常用于描绘生活的困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厉鹗(约1660-约1730),字彬卿,号汀溪,清代著名诗人。其诗风细腻、情感真挚,善于描绘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色,具有很强的抒情性。

创作背景:

《台城路 蚕》创作于清代,诗中描绘了作者在特定季节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思索。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日常生活状态,以及个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生活场景。开篇以“青萍叶大桐花落,村村又鸣鸠妇”引入,描绘了春夏的交替,暗示着生命的流转与时光的荏苒。诗中细雨如尘,余寒如水,这种细腻的比喻使得整个场景生动而真实,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细微变化。

在表现情感上,作者通过“怪生客偏憎,闭门长昼”表达了对陌生人和内心孤独的厌恶。这里的“长昼”暗示了时间的单调和乏味,透出一种无奈的情绪。随后的“守定芦帘,三眠三起似人柳”,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无所事事的惬意,仿佛在悠闲中又带着一丝惆怅。

全诗的结尾部分,更是通过对心情变化的描述,展现出一种内心的期待与渴望,生动地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和生活的温暖。整首诗通过细致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清代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感情的细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青萍叶大桐花落:描写春夏交替时节,彰显自然的变化。
  2. 村村又鸣鸠妇:鸟鸣声响起,增添了生活的气息和乡村的宁静。
  3. 细雨如尘,馀寒若水:比喻细雨如灰尘般轻盈,余寒似水般缠绵,表现了天气的变化和内心的感觉。
  4. 蚁动吴奁时候:蚂蚁在窗边活动,象征生活的细微之处。
  5. 狸奴聘否:表达对来访者的疑惑,暗示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6. 怪生客偏憎,闭门长昼:对陌生人的厌恶,反映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7. 守定芦帘,三眠三起似人柳:守着窗帘,反复入睡,象征一种悠闲又无所事事的生活。
  8. 深窗几回罢绣:窗边几次停止绣花,表现生活的单调与乏味。
  9. 挽笼钩陌上,亲费掺手:在小路上拉着笼子,亲手插手,表现对生活的参与。
  10. 夜屋灯边,晓墙烟外:夜晚和清晨的描写,反映了生活的周期。
  11. 最怕银筐饥后:怕空虚和缺乏,表现对生活状态的不满。
  12. 心情渐逗:心情逐渐愉悦,表现内心的变化。
  13. 记瓦卦曾占,蔟山将就:提到占卜,暗示对未来的期待。
  14. 待写双蛾,更呼邻女耦:期待与邻里互动,表现人际关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细雨如尘”通过比喻增强了视觉效果。
  • 拟人:如“心情渐逗”赋予心情以生命,增强了情感的表现。
  • 对仗:如“夜屋灯边,晓墙烟外”形成了整齐的结构,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内心的孤独。诗中融入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以及对人际交往的渴望,展现了诗人细腻而又复杂的情感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萍:象征生机与自然。
  • 桐花:象征春天的来临。
  • 鸠妇:象征孤独与悲伤。
  • 吴奁:象征内心的隐秘与思考。
  • 银筐:象征生活的空虚与缺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青萍叶大桐花落”中的“青萍”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鱼
    B. 一种植物
    C. 一种花
    D. 一种虫

  2. 诗中提到的“狸奴”指的是: A. 一种花
    B. 一种小动物
    C. 一种人
    D. 一个地名

  3. 诗人对陌生人的态度是: A. 热情
    B. 厌恶
    C. 无所谓
    D. 喜欢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静夜思》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厉鹗的《台城路 蚕》在情感表达上更为细腻,关注日常生活的细节,而白居易则更多地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和对友人的怀念。两者在主题上各有侧重,但都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拟咏怀诗 十八 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诗 咏怀 岁晚出横门诗 咏画屏风诗 二 咏画屏风诗 二十 野步诗 周五声调曲 羽调曲 五 应令诗 昭君辞应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指禅 妈妈的字怎么写?妈妈的字笔画顺序详解 月满则亏 一口吸尽西江水 进赴 三字俗语大全_经典三字俗语解析与应用 包含怕的词语有哪些 箪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洒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洒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倒八字的字 铅刀为铦 佑启 拢身 长往远引 几字旁的字 爿字旁的字 失魂丧魄 心事重重 斤偏旁的字有哪些?带斤的汉字大全 里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