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03:47: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3:47:54
落红填径东风恶,贪飞燕雏归晚。
听雨楼低,留春地窄,谁念闲情消减。
天涯漫览。正鸥渚波宽,柳汀云黯。
赖有遥峰,数尖遮断送愁眼。
年年春草又绿,看花人自老,遗恨天远。
雁柱凝尘,鲛绡暗墨,青鬓吴霜轻点。
风流渐懒。但诗恼东阳,病添中散。
院落无人,绣帘和絮卷。
春天的落花铺满小径,东风吹来却显得恶劣,贪恋飞翔的小燕子归来得太晚。
在低矮的听雨楼下,留春的地方显得狭窄,谁在意那消逝的闲情呢?
四处漫游在天涯,正当鸥鸟在宽阔的沙洲上嬉戏,柳树和云朵显得黯淡无光。
幸好有远处的山峰,几尖峰遮住了我送愁的视线。
年年春草又重新绿了,看花的人却在渐渐变老,留下了远方的遗恨。
大雁在空中凝聚成柱,鲛绡的墨色暗淡,青色的鬓发上轻轻点缀着吴霜。
风流渐渐懒散,诗意让人恼怒,病痛又加重了心中的忧愁。
院落里无人,绣帘和花絮随风卷起。
袁易,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作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情世态的深刻理解。
此诗写于春末夏初,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交织,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个人情感的复杂。
《台城路 和师言送春》是一首充满感伤和思考的诗,诗中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与短暂,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首联“落红填径东风恶,贪飞燕雏归晚”以鲜花的凋零和燕子归来的晚点,暗示春天的无情与逝去,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中间部分“听雨楼低,留春地窄,谁念闲情消减”更是将诗人的孤独感与对春天的留恋表现得淋漓尽致。
随着诗情的进一步展开,诗人将视野拓展至“天涯漫览”,展现出一种超越时空的孤独与忧愁。最后两联则通过描写野外的景象和个人的衰老,深刻地反映出人们在岁月流逝中所承受的情感折磨,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运用细腻的意象,表达了对春天的珍惜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无奈,情感真挚而深沉,充分展现了元代诗人的风采。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眷恋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展现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落红填径”中的“落红”指的是什么?
诗中“年年春草又绿”表达了什么主题?
“青鬓吴霜轻点”中的“吴霜”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