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虞美人·秋感》

时间: 2025-05-13 07:16:22

诗句

背庭缘恐花羞坠。

心事遥山里。

小帘愁卷月笼明。

一寸秋怀禁得、几蛩声。

井梧不放西风起。

供与离人睡。

梦和新月未圆时。

起看檐蛛结网、又寻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7:16:22

原文展示:

虞美人·秋感
作者:吴文英 〔宋代〕
背庭缘恐花羞坠。心事遥山里。
小帘愁卷月笼明。一寸秋怀禁得几蛩声。
井梧不放西风起。供与离人睡。
梦和新月未圆时。起看檐蛛结网又寻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在秋季的感受,背后花朵似乎因为害羞而不愿凋零,心中思绪在遥远的山中萦绕。小窗帘轻轻卷起,明月洒下愁绪,心中一寸秋天的惆怅,难以承受几声蟋蟀的鸣叫。梧桐树不允许西风起,供养着离人的梦境。梦中与新月未圆的时光交织,醒来时发觉檐下的蛛网又在思索。

注释:

  • 背庭:背对庭院,指室内的一种隐秘感。
  • 缘恐:缘分或缘故,恐怕是指害羞。
  • 月笼明:月光罩在明亮的帘子上,形成一种愁绪。
  • 秋怀:秋天的情怀或思念。
  • 蛩声:蟋蟀的叫声,常与秋天的寂寥相联系。
  • 井梧:井边的梧桐树,象征着孤独或离别。
  • 新月未圆:象征未完成的情感或期待。
  • 檐蛛结网:屋檐下的蜘蛛网,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思绪的缠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文英(约1070-1130),字景阳,号青藤,南宋时期的词人,以细腻的情感和清丽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离愁别绪,情感深邃,常常蕴含着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本词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和个人情感交织,诗人与离人之间的情感纠葛是其创作的重要主题。秋天是表达离愁的最佳时节,而吴文英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情感深度,展现了秋天带来的感伤。

诗歌鉴赏:

《虞美人·秋感》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词作,透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深刻感受。开篇以“背庭缘恐花羞坠”引入,诗人借花朵的娇羞暗喻自己的内心情感,表现出一种怯懦与不安。接着“心事遥山里”,更是将思绪引向遥远的山中,暗示着对离人的思念和心灵的孤独。

“小帘愁卷月笼明”则通过月光的柔和来映衬内心的愁苦,诗人在静谧的夜晚中,思绪如潮水般涌来,“一寸秋怀禁得几蛩声”一句,体现了秋天蟋蟀的鸣叫与内心孤寂的共鸣,令人感受到秋夜的静谧与凄凉。

接下来的“井梧不放西风起”,描绘了梧桐树在秋风中的坚韧,象征着对离人的眷恋和对旧时光的留恋。整首词在梦与现实的交替中,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最终以“起看檐蛛结网又寻思”结束,突显了人对于时间流逝和情感缠绵的无奈与惆怅。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背庭缘恐花羞坠:在背对庭院的地方,花朵似乎因为羞怯而不愿凋落。
    2. 心事遥山里:内心的思绪仿佛在远方的山中。
    3. 小帘愁卷月笼明:小窗帘轻轻卷起,明亮的月光却让人愁绪重重。
    4. 一寸秋怀禁得几蛩声:一寸秋天的思念,难以忍受几声蟋蟀的鸣叫。
    5. 井梧不放西风起:井边的梧桐树不让西风来袭,象征着对离人的牵挂。
    6. 供与离人睡:为离人提供一个梦境。
    7. 梦和新月未圆时:梦中与尚未圆满的新月相交织。
    8. 起看檐蛛结网又寻思:醒来时看到檐下的蛛网,又陷入思索。
  • 修辞手法

    • 比喻:花朵的羞怯比喻内心的情感。
    • 拟人:梧桐树似乎在拒绝西风的侵袭,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词在语音上和意境上都具有对仗的特点,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秋天为背景,表达了对离人的思念和内心的孤独,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过去的追忆。

意象分析:

  • :象征着青春和美好,但因羞怯而不愿凋落,暗示内心的挣扎。
  • :象征着思念与孤独,月圆月缺代表情感的变化。
  • :代表着成熟与凋零,启示着生命的无常。
  • 梧桐:象征着离别与思念,常与孤独的情感相联系。
  • 蛛网:暗示时间的流逝与思绪的缠绕,体现了人的思考过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背庭缘恐花羞坠”中“花羞”是指什么?
    A. 花朵的颜色
    B. 花朵的凋零
    C. 花朵的娇羞
    D. 花朵的芬芳

  2. 词中提到的“秋怀”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思念
    C. 愤怒
    D. 疲惫

  3. “梦和新月未圆时”中的“新月”象征什么?
    A. 过去的回忆
    B. 未来的希望
    C. 未完成的情感
    D. 生命的终结

答案

  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柳永的《雨霖铃》

诗词对比

  • 对比吴文英的《虞美人·秋感》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现了对离愁的细腻描写,但吴文英更侧重于自然景物的描绘与内心感受的结合,而李清照则更强调情感的直接表达和个人的孤独感。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吴文英传》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渔父 渔父四时歌 其三 渔父词十三首 渔父词二首 渔父词七首 渔父词三首 其三 渔父词 渔父 渔父 渔父词(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女字旁的字 脚跟无线 采字头的字 足字旁的字 潜淋 一至于斯 转丸 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委顺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垒和 欢声笑语 一镬之味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黍字旁的字 通都大邑 氏字旁的字 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