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23: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23:54
台城路
作者: 丁宁 〔近代〕
惊霆骇浪人间世,藏舟已无馀地。
淝水孤萍,江关倦旅,又听秋林哀吹。
凄凉故里,叹卅载因循,未成归计。
转眼榛芜,竹西烟景付流水。
浮生可怜有几,风烟销岁月,陈梦犹记。
野岸风高,荒洲露冷,夜半鸱声如魅。
乡心欲碎,尽蹀躞虚廊,苦吟无寐。
怅望遥天,密云红似醉。
在这惊涛骇浪的世间,藏舟的地方已经没有余地。
孤独如同淝水上的浮萍,江边旅人疲惫不堪,听着秋林的悲鸣。
感慨故乡的凄凉,叹息三十年来的因循苟且,始终未能有归家的计划。
转眼间杂草丛生,竹西的烟景也随流水而去。
浮生可怜又能有几何,风烟消散了岁月,曾经的梦仍依稀可记。
野岸的风高,荒洲的露冷,夜半时鸱声如魅。
思乡之情如同要碎,徘徊在虚空的廊道,苦吟到无法入眠。
远望天空,密云如醉红般迷离。
作者介绍:丁宁,近代诗人,生平多次游历,作品多表达离愁别绪和对故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动荡的历史时期,诗人经历了人生的风雨,情感充沛,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浮生的感慨。
《台城路》是一首充满忧伤与思乡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与自身的情感交织,展现出在动荡的生活中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诗的开头“惊霆骇浪人间世”便直接引入了动荡不安的主题,紧接着“藏舟已无余地”,引发出一种无家可归的孤独感。随后,诗人以“淝水孤萍”来比喻自身的漂泊无依,深切表达了对生活境遇的不满和无奈。
在描绘故乡时,诗人用“凄凉故里”来强调那份失落与悲哀,三十年的因循苟且,让人感到无尽的惆怅。转眼间,诗人看到的“榛芜”与“竹西烟景”更是岁月流逝的象征,浮生的短暂令人感到无奈与可怜。夜半的鸱声增添了诗的幽静与孤寂,乡愁的涌动使得诗人无眠,徘徊在记忆与现实之间。
整首诗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在动荡中对故乡、对生活深切的思考与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深刻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浮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一种无奈与惆怅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惊霆骇浪”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快
B. 动荡不安
C. 平静
诗人对故乡的感情是:
A. 轻视
B. 怀念与惆怅
C. 冷漠
“淝水孤萍”中“孤萍”的意象象征:
A. 繁荣
B. 孤独漂泊
C. 富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