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台城路》

时间: 2025-04-26 14:23:54

诗句

惊霆骇浪人间世,藏舟已无馀地。

淝水孤萍,江关倦旅,又听秋林哀吹。

凄凉故里,叹卅载因循,未成归计。

转眼榛芜,竹西烟景付流水。

浮生可怜有几,风烟销岁月,陈梦犹记。

野岸风高,荒洲露冷,夜半鸱声如魅。

乡心欲碎,尽蹀躞虚廊,苦吟无寐。

怅望遥天,密云红似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23:54

原文展示:

台城路
作者: 丁宁 〔近代〕

惊霆骇浪人间世,藏舟已无馀地。
淝水孤萍,江关倦旅,又听秋林哀吹。
凄凉故里,叹卅载因循,未成归计。
转眼榛芜,竹西烟景付流水。
浮生可怜有几,风烟销岁月,陈梦犹记。
野岸风高,荒洲露冷,夜半鸱声如魅。
乡心欲碎,尽蹀躞虚廊,苦吟无寐。
怅望遥天,密云红似醉。

白话文翻译:

在这惊涛骇浪的世间,藏舟的地方已经没有余地。
孤独如同淝水上的浮萍,江边旅人疲惫不堪,听着秋林的悲鸣。
感慨故乡的凄凉,叹息三十年来的因循苟且,始终未能有归家的计划。
转眼间杂草丛生,竹西的烟景也随流水而去。
浮生可怜又能有几何,风烟消散了岁月,曾经的梦仍依稀可记。
野岸的风高,荒洲的露冷,夜半时鸱声如魅。
思乡之情如同要碎,徘徊在虚空的廊道,苦吟到无法入眠。
远望天空,密云如醉红般迷离。

注释:

  • 惊霆骇浪:形容大风大浪,指生活的动荡不安。
  • 藏舟已无馀地:暗示无处可归。
  • 淝水孤萍:比喻孤独漂泊的状态,淝水是历史著名的战场,象征着无望的境地。
  • 秋林哀吹:秋天的树林发出悲凉的声响。
  • 因循:指墨守成规,缺乏改变。
  • 榛芜:指杂草丛生的状态。
  • 夜半鸱声:指夜间的猫头鹰叫声,带有神秘和孤独的色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丁宁,近代诗人,生平多次游历,作品多表达离愁别绪和对故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动荡的历史时期,诗人经历了人生的风雨,情感充沛,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浮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台城路》是一首充满忧伤与思乡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与自身的情感交织,展现出在动荡的生活中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诗的开头“惊霆骇浪人间世”便直接引入了动荡不安的主题,紧接着“藏舟已无余地”,引发出一种无家可归的孤独感。随后,诗人以“淝水孤萍”来比喻自身的漂泊无依,深切表达了对生活境遇的不满和无奈。

在描绘故乡时,诗人用“凄凉故里”来强调那份失落与悲哀,三十年的因循苟且,让人感到无尽的惆怅。转眼间,诗人看到的“榛芜”与“竹西烟景”更是岁月流逝的象征,浮生的短暂令人感到无奈与可怜。夜半的鸱声增添了诗的幽静与孤寂,乡愁的涌动使得诗人无眠,徘徊在记忆与现实之间。

整首诗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在动荡中对故乡、对生活深切的思考与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惊霆骇浪人间世:表达生活的动荡与不安。
  2. 藏舟已无馀地:无处可避,无家可归的无奈。
  3. 淝水孤萍,江关倦旅:孤独漂泊的状态。
  4. 又听秋林哀吹:秋天的悲凉,象征着心境的凄凉。
  5. 凄凉故里,叹卅载因循:对故乡的怀念与对三十年无所作为的叹息。
  6. 转眼榛芜,竹西烟景付流水:岁月流逝,曾经的美好如烟而逝。
  7. 浮生可怜有几:对短暂生命的感慨。
  8. 野岸风高,荒洲露冷:描绘孤独的环境,增加了诗的冷清感。
  9. 夜半鸱声如魅:神秘的夜晚,孤独的象征。
  10. 乡心欲碎,尽蹀躞虚廊:思乡之情的迫切与无奈。
  11. 苦吟无寐:吟诵思乡之情,难以入眠。
  12. 怅望遥天,密云红似醉:远望天空,感慨万千,密云如醉,象征复杂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淝水孤萍”,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孤独。
  • 拟人:如“秋林哀吹”,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对比和对仗,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深刻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浮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一种无奈与惆怅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霆、浪:象征动荡不安的生活。
  • 孤萍:代表漂泊与孤独。
  • 秋林:带有悲凉情绪的自然景象。
  • 榛芜:岁月流逝的象征。
  • 鸱声:夜晚的孤独与神秘感。
  • 密云:情感复杂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惊霆骇浪”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快
    B. 动荡不安
    C. 平静

  2. 诗人对故乡的感情是: A. 轻视
    B. 怀念与惆怅
    C. 冷漠

  3. “淝水孤萍”中“孤萍”的意象象征: A. 繁荣
    B. 孤独漂泊
    C. 富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与丁宁《台城路》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李白的思乡更为直接和简洁,而丁宁则通过复杂的自然意象展现了他的惆怅与无奈。

参考资料:

  • 《中国近现代诗歌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近代诗人丁宁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杨起东出观陈氏旧藏张长史春草帖韩干马图 其一 题画 其二 题画 其一 题钓图 题边笳十八拍图 题画 题画 其三 题画 其二 题画 其一 题吴少宰题许道宁秋山晴霭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至字旁的字 羊字旁的字 蹇蹙 骄侮 打前站 绷爬吊拷 颏颐 无源之水,无本之末 三头不辨两 同字框的字 人世沧桑 辰字旁的字 牝牡骊黄 里通外国 乙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