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玉楼春令》

时间: 2025-05-12 19:44:28

诗句

青笺后约无凭据。

误我碧桃花下语。

谁将消息问刘郎,怅望玉溪溪上路。

春来无限伤情绪。

拟欲题红都寄与。

东风吹落一庭花,手把新愁无写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19:44:28

原文展示:

玉楼春令 康与之 〔宋代〕

青笺后约无凭据。误我碧桃花下语。谁将消息问刘郎,怅望玉溪溪上路。春来无限伤情绪。拟欲题红都寄与。东风吹落一庭花,手把新愁无写处。

白话文翻译:

在青色的信笺上约定了未来的会面,却没有确凿的证据。让我在碧桃花下的话语变得无意义。谁能向刘郎询问消息,我惆怅地望着玉溪溪上的路。春天来了,带来了无限的伤感情绪。我打算在红叶上题诗,全部寄出去。东风吹落了一庭院的花朵,手里拿着新的忧愁,却无处书写。

注释:

  • 青笺:青色的信笺,指书信。
  • 后约:未来的约定。
  • 无凭据:没有确凿的证据或保证。
  • 碧桃花:一种美丽的花,此处象征美好的约定。
  • 刘郎:古代传说中的刘晨,此处泛指心爱的人。
  • 怅望:惆怅地望着。
  • 玉溪:美丽的溪流,此处可能指具体的地点。
  • 题红:在红叶上题诗,古代文人常在红叶上题诗寄情。
  • 东风:春风,常带有感伤的意味。
  • 一庭花:满庭院的花朵。
  • 新愁:新的忧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康与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作品中可以看出其善于表达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美的敏感。这首诗可能是在表达对远方心爱之人的思念和对未来会面的不确定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春天,诗人感受到了季节的变化带来的伤感情绪,同时对与某人的未来约定感到不确定和忧虑。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来表达内心的情感波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诗中“青笺后约无凭据”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约定的担忧,而“误我碧桃花下语”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忧虑,通过自然景物的美丽与约定的无凭据形成对比,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后文通过“怅望玉溪溪上路”和“东风吹落一庭花”等意象,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忧愁。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传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青笺后约无凭据”: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约定的担忧,青笺象征书信,后约指未来的会面,无凭据表示没有确凿的证据或保证。
  2. “误我碧桃花下语”:碧桃花象征美好的约定,误我表示这些美好的话语变得无意义,因为未来的会面没有保证。
  3. “谁将消息问刘郎”:刘郎泛指心爱的人,诗人希望有人能向对方询问消息,表达了对对方的思念。
  4. “怅望玉溪溪上路”:怅望表示惆怅地望着,玉溪可能指具体的地点,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忧愁。
  5. “春来无限伤情绪”:春天来了,诗人感受到了无限的伤感情绪,春天常被用来象征新生和希望,但在这里却带来了伤感。
  6. “拟欲题红都寄与”:诗人打算在红叶上题诗,全部寄出去,红叶常被用来象征思念和寄情。
  7. “东风吹落一庭花”:东风指春风,吹落了一庭院的花朵,这里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来表达内心的情感波动。
  8. “手把新愁无写处”:手里拿着新的忧愁,却无处书写,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碧桃花下语”比喻美好的约定。
  • 拟人:如“东风吹落一庭花”中东风被赋予了人的行为,吹落花朵。
  • 对仗:如“青笺后约无凭据”与“误我碧桃花下语”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内心的忧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诗人传达了对心爱之人的思念和对未来会面的担忧。

意象分析:

  • 青笺:象征书信和未来的约定。
  • 碧桃花:象征美好的约定和希望。
  • 玉溪:象征美丽的地点和未来的会面。
  • 东风:象征春天和感伤的情绪。
  • 一庭花:象征自然的美和生命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青笺”象征什么? A. 书信 B. 纸张 C. 颜色 D. 花朵 答案:A

  2. “误我碧桃花下语”中的“碧桃花”象征什么? A. 美丽的花朵 B. 美好的约定 C. 春天的到来 D. 爱情的象征 答案:B

  3. 诗中的“刘郎”指的是谁? A. 诗人自己 B. 心爱的人 C. 朋友 D. 历史人物 答案:B

  4. “东风吹落一庭花”中的“东风”象征什么? A. 春风 B. 秋风 C. 夏风 D. 冬风 答案:A

  5. 诗中的“新愁”指的是什么? A. 新的忧愁 B. 旧的忧愁 C. 新的希望 D. 旧的希望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心爱之人的思念和对未来会面的不确定感。
  •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通过对梦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诗词对比:

  • 康与之的《玉楼春令》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心爱之人的思念和对未来会面的不确定感,但康与之的诗更加注重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而李清照的诗则更加注重对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康与之的诗作,可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诗人的创作风格和作品。
  • 《宋词三百首》:收录了李清照和苏轼的词作,可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宋代诗词的创作风格和作品。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李仲求寄建溪洪井茶七品云愈少愈佳未知尝何 十五日雪三首 无题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龙隐潭 送润州通判李屯田 丘家渡早发 南邻萧寺丞夜话别 和杨子聪会董尉家 过颖桥怀永叔 水丘於西湖得活鲫鱼三尾见遗余顷在襄城获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畚箕 不丰不杀 走字旁的字 反文旁的字 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字头的字 马扬 韦字旁的字 顽仆 包含人的成语 先即制人 骇目振心 翻跟头 义夫 来好息师 鸦飞鹊乱 工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