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07:22: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7:22:53
恼杀行人,东风里为谁啼血。正青春未老,流莺方歇。蝴蝶枕前颠倒梦,杏花枝上朦胧月。问天涯何事苦关情,思离别。声一唤,肠千结。闽岭外,江南陌。正是堤杨柳,翠条堪折。镇日叮咛千百遍,只将一句频频说。道不如归去不如归,伤情切。
在东风中,行人为何而悲痛欲绝,啼哭至血。正值青春年华,流莺刚刚停止歌唱。蝴蝶在枕前做着颠倒的梦,杏花枝上挂着朦胧的月光。问天涯,为何如此深情苦恋,思念离别。一声呼唤,心中千结。在闽岭之外,江南的小路上。正是堤岸上杨柳翠绿,枝条可折。整天叮咛千百遍,只反复说一句话。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伤情至极。
作者介绍:康与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离愁别绪,情感深沉。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旅途中,思念家乡和亲人,感慨离别之苦而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深切的思乡之情和离别的痛苦。
这首《满江红·恼杀行人》以东风、流莺、蝴蝶、杏花等自然意象,构建了一幅春日离愁的图景。诗中“恼杀行人”一句,直接表达了行人的极度烦恼和悲痛,而“啼血”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的深度。诗中的“蝴蝶枕前颠倒梦”和“杏花枝上朦胧月”,通过梦境和月光的朦胧,增强了诗歌的梦幻感和离愁别绪。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声一唤,肠千结”和“镇日叮咛千百遍”,表达了行人内心的纠结和反复的思乡之情。最后,“不如归去不如归”的反复吟唱,更是将这种思乡之情推向了高潮,表达了行人内心的无奈和伤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离愁别绪和思乡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行人在旅途中的孤独和无奈,以及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啼血”形容的是: A. 极度悲痛 B. 极度快乐 C. 极度愤怒 D. 极度惊讶
诗中“蝴蝶枕前颠倒梦”暗示了: A. 梦境的真实 B. 梦境的混乱 C. 梦境的美好 D. 梦境的恐怖
诗中“不如归去不如归”表达了: A. 行人的决心 B. 行人的犹豫 C. 行人的无奈 D. 行人的喜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