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春秋战国门。中山君》

时间: 2025-05-01 18:36:53

诗句

敌临烹子一何庸,激怒来军速自攻。

结怨岂思围不解,愚谋多以杀为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36:53

原文展示:

敌临烹子一何庸,
激怒来军速自攻。
结怨岂思围不解,
愚谋多以杀为雄。

白话文翻译:

敌人来临,杀死孩子的行为是多么的愚蠢,
激怒了来攻的军队,迅速自相残杀。
结下仇怨,难道会想着围困不解?
愚蠢的谋略总是以杀戮为强。

注释:

  • 烹子:指杀子,象征无辜的牺牲。
  • 激怒:激起愤怒,刺激敌人。
  • 自攻:自相残杀,内讧。
  • 结怨:结下仇怨。
  • 围不解:围困未能解除。
  • 愚谋:愚蠢的计谋。
  • :在此指用武力显示强大。

典故解析:

  • 春秋战国:指的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各国争战,形成了许多著名的军事和政治事件,诗中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无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昙,唐代诗人,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考著称。周昙的诗歌多描写社会动荡、战争影响以及人性的复杂。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代,正值国家动荡不安的时期,诗人通过对战争的反思,表达了对无辜生命的同情和对愚蠢谋略的厌恶。

诗歌鉴赏:

《春秋战国门。中山君》是一首深具哲理的诗作,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悲剧。诗的首句“敌临烹子一何庸”以“烹子”这一形象,直接揭示了战争中无辜生命的牺牲,表达了对无辜者的同情与愤怒。这不仅是对敌人行为的指责,也是对人性冷漠的控诉。接下来的“激怒来军速自攻”写出了战争带来的内讧,激烈的冲突使得原本同仇敌忾的士兵也开始了自相残杀,揭示了战争的无情和人性的脆弱。

“结怨岂思围不解”一语,深刻地反映了战争中的仇恨是如何不断升级的,仇恨的种子一旦种下,便难以根除,最终导致更多的冲突和伤害。而最后一句“愚谋多以杀为雄”则是对战争中常见愚蠢策略的讽刺,强调了那些只懂得以杀戮来彰显实力的谋略是多么短视和可悲。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战争状态,也对人性、仇恨和愚蠢的反思具有普遍意义,值得后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敌临烹子一何庸:敌人来袭,杀戮无辜是何等的愚蠢。
  2. 激怒来军速自攻:激起愤怒的军队,自相残杀的发展。
  3. 结怨岂思围不解:结下仇恨难道会想着解除围困?
  4. 愚谋多以杀为雄:愚蠢的计谋往往以杀戮为依仗。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战争比作“杀子”,强调无辜的牺牲。
  • 对仗:整首诗句式工整,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反问:通过反问句式强调了仇恨和战争的无意义。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批判战争及其带来的无辜牺牲,警示人们在冲突中应保持理智,反思仇恨与愚蠢的谋略带来的后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外部威胁。
  • 烹子:无辜生命的象征,反映战争的残酷。
  • :代表参与战争的人,暗示人性中的冲突。
  • 愚谋:象征那些短视的策略,警示人们对战争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烹子”在诗中指代什么? A. 敌人 B. 无辜的人 C. 战争
  2. 诗中提到的“自攻”是指什么? A. 团结 B. 内讧 C. 外敌
  3. 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A. 战争的荣耀 B. 人性的复杂 C. 无辜的牺牲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津》:同样反映战争的影响,但更多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 《春望》:表现了国家沦陷时的沉痛与无奈,和该诗在情感基调上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与文化》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过九江 甲午 其三 甲午 其二 甲午 秋晚思故园 过龙山顶 院中步月 旅店望月 陈仓道中 舟中元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兀字旁的字 艸字旁的字 硁硁之愚 百草权舆 格杀弗论 鸣不平 献果 爿字旁的字 居停主人 长虑后顾 支字旁的字 本字 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时行病 过称 卤字旁的字 溘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