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14: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14:03
冒雨如何固出畋,
虑乖群约失乾乾。
文侯不是贪禽者,
示信将为教化先。
这首诗表达了在雨中出猎的情景,面对群体约定的失误,文侯并不是一个贪图猎物的人,他表明信守承诺,将以教化为先。
文侯:魏国的文侯,名魏昭王,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他以仁德治国、重视教育而闻名。诗中提到的“教化”,与他提倡的德治相关,强调通过道德教育引导民众。
作者介绍:周昙,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较少,主要以描写历史人物和事件为主,风格清新,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秋战国时期,正值诸侯争霸和社会动荡之际,文侯以其宽厚仁德的治国理念,尝试通过教化来安抚民心,反映出社会对贤明统治者的期望。
此诗通过描绘文侯出猎的场景,表现出他在面临遵守约定与个人利益之间的抉择时,表现出的高尚品质。开篇的“冒雨如何固出畋”,不仅描绘了出猎的艰难,也隐喻着在不利条件下,仍然坚持约定的决心。接下来的“虑乖群约失乾乾”,揭示了当时社会中各方势力的复杂关系,文侯对此的忧虑表明他对道德和信义的重视。
诗的后半部分“文侯不是贪禽者,示信将为教化先”则是对文侯的赞美,强调他并非贪图个人利益,而是将信守承诺、教化他人视为更重要的事情。这种思想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显得尤为珍贵,展现了理想统治者的形象。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表现了对理想政治的追求与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强调领导者的道德责任与教化重要性,体现了理想政治的核心思想。
诗词测试:
文侯在诗中被描述为什么样的人?
a) 贪婪
b) 仁德
c) 冷酷
诗中的“教化”指的是什么?
a) 教育和引导
b) 战争和扩张
c) 个人利益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