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00: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00:45
陈乐无欢璧在隅,宰臣怀智有微谟。
苟非成子当明哲,谁是仁人可托孤。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政治环境的不满和对贤人的向往。诗中提到的“陈乐无欢璧在隅”意味着即使有美好的乐器在身边,却无人能欣赏、欢唱;“宰臣怀智有微谟”则指出那些有才智的宰相往往有微不足道的计谋。最后两句强调了若没有像成子这样的明哲之人,谁又能托付国家大事?
“成子”是指春秋时期的成子,代表了明智和仁爱。成子以其高尚的品德和明智的治国理念被后人称颂。这里提到的“仁人”则是对理想治理者的向往,诗人在表达对当时政治环境的不满时,隐含对贤能之士的渴求。
作者介绍:周昙,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常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创作背景: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民众生活困苦。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对当时政治环境的失望,并寄希望于贤能之士的出现,以拯救国家和人民。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出深邃的思想。开头“陈乐无欢璧在隅”描绘了一个充满悲凉的场景,虽然乐器和美玉在眼前,却无人能欣赏和享受,象征着国家虽然有潜力,却因缺乏明智的领导而无法发光发热。这种对比强化了诗人的失望情绪。接着,诗人提到“宰臣怀智有微谟”,揭示了权臣的智谋虽然存在,但往往是出于个人利益而非国家的长远利益。最后两句则直接指出,若没有像成子这样的明哲之人,那么谁又能承担起重任并被信任。这一表达不仅反映了对君主和士人的期待,也折射出当时社会对道德与理想的呼唤。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有力,情感上深沉而真切,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对当时政治环境的失望,对明智仁爱之士的向往,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成子”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陈乐无欢璧在隅”的意思是什么?
诗中“宰臣怀智有微谟”反映了什么样的政治环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