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秦门。再吟》

时间: 2025-08-13 21:44:08

诗句

盗贼纵横主恶闻,遂为流矢犯君轩。

怪言何不早言者,若使早言还不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3 21:44:08

原文展示:

盗贼纵横主恶闻,
遂为流矢犯君轩。
怪言何不早言者,
若使早言还不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盗贼猖獗的情况,引发了朝廷的警觉,然而却因时机错失而无法挽回。诗人质疑那些早有预警的人,既然早就知道,为何不及时说出,难道说出后事情就能有所改变吗?

注释:

  • 盗贼:指抢劫、盗窃的罪犯。
  • 纵横:形容猖獗、横行无忌。
  • 主恶:朝廷的主要惩罚或罪恶。
  • 流矢:比喻无情的攻击或伤害。
  • :车的高处,指君主的车驾。
  • 怪言:指奇怪的话,带有疑惑的语气。
  • 早言:提前警告或告知的意思。

典故解析:

“流矢”在古代常用来比喻无情的攻击,源于战斗中飞箭的无情。诗中提到的“早言”则反映出古人对时机把握的重视,以及对未能及时警告的懊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昙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于动荡时代,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批判精神。他的风格简练而深刻,常通过简短的诗句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乱和盗贼横行的时期,反映出诗人对当时社会治安和政治腐败的关切。

诗歌鉴赏:

《秦门。再吟》通过简短的四句揭示了社会动荡和人心惶惶的状态。诗中以“盗贼纵横”开篇,直接点出当时社会的不安与混乱,接着通过“主恶闻”引入对朝廷的警惕,暗示着对治安问题的关注。诗人在表达对时局的无奈时,进一步引发对责任和时机的思考,质疑那些早有预警者的沉默。整首诗情感真挚,层次分明,既有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也有对人性和责任的深入探讨,体现了唐代诗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盗贼纵横主恶闻:盗贼横行,朝廷终于察觉到这一恶劣现象。
    2. 遂为流矢犯君轩:因此,流矢(比喻无情的攻击)侵害了君主的安宁。
    3. 怪言何不早言者:令人奇怪的是,为什么那些早有预警的人没有及时发言呢?
    4. 若使早言还不存:即使早言了,难道事情就能有所改变吗?
  •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流矢”)、对仗(“纵横”与“恶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情感深度。

  • 主题思想:诗歌探讨了社会动荡与个人责任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无视预警和未能及时采取行动的失望。

意象分析:

  • 盗贼:象征社会的不安与动乱。
  • 流矢:代表突发的灾难与无情的攻击。
  • 君轩:象征权力中心的脆弱与无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流矢”比喻什么? A) 无情的攻击
    B) 恶劣的天气
    C) 经济危机

  2. 诗人对早有预警的人持何种态度? A) 欣赏
    B) 质疑
    C) 冷漠

  3. 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拟人
    B) 对仗
    C) 排比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夜泊牛津口》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周昙的《秦门。再吟》更集中于社会动荡的现象,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个人在国家危机中的情感。这两首诗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但视角和情感基调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唐代诗人传记》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谒金门 河南府同知高诚之寿 谒金门 其四 题龚静照鹃红稿 谒金门 赋梅 谒金门 河南府同知高诚之寿 谒金门 采石花朝 谒金门 秋怀 谒金门 捷南宫,引见日用西洋法写照。绘家无意着绿,暗合前朝故事,题以此解 谒金门 谒金门(方斋小集,有琴者,昌甫作词,和韵) 谒金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凶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斗字旁的字 扶危持颠 松快 外带 龙字旁的字 心精手巧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包含徊的词语有哪些 兀字旁的字 斫琱为朴 包含子的词语有哪些 尢字旁的字 精贯白日 同出 曰字旁的字 鹊垒巢鸠 酒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