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4 03:48: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4 03:48:50
奉和随王殿下诗 二
作者:谢朓
星回夜未央,
洞房凝远情。
云荫满池树,
中月悬高城。
乔木含风雾,
行雁飞且鸣。
平台盛文雅,
西园富羣英。
芳庆良永矣,
君王嗣德声。
眷此伊洛咏,
载怀汾水情。
顾已非丽则,
恭惠奉仁明。
观淄咏已失,
怃然愧簪缨。
星星已经转过,夜还未央;
洞房中凝聚着远方的情思。
云影笼罩着池边的树木,
中天的明月高挂在城上。
高大的乔木被风雾环绕,
飞行的雁鸣声此起彼伏。
平台上文雅的气氛浓厚,
西园中英才济济。
美好的庆典将长久延续,
君王的德声将世代相传。
眷恋这伊洛之地的歌谣,
承载着我对汾水的情怀。
然而,我已不再如昔日那般美丽,
恭敬和恩惠也只在仁者明君之下。
观赏淄水之歌已然失去,
心中感到惭愧,无法再佩戴华丽的簪缨。
谢朓,字希声,号逸人,南北朝时期的诗人,生于南朝的宋国。他以清新脱俗的诗风和丰富的想象力著称,常常抒发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谢朓的诗歌多描绘月夜、山水等自然景象,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浪漫情怀。
《奉和随王殿下诗 二》是一首应制诗,创作于王殿下的宴会上,表达了诗人对王的敬仰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的夜晚景象和人文气息,反映出当时南北朝时期士人对文化生活的重视及对政权的期盼。
《奉和随王殿下诗 二》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美丽,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的感悟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开头以“星回夜未央”引入,给人一种静谧而悠远的感觉,接着“洞房凝远情”则暗示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思念与情感。诗中描写的自然景象,如“云荫满池树”和“中月悬高城”,不仅营造出优雅的环境氛围,也向读者传达了一种宁静致远的情感。
随着描写的深入,诗人将视角从自然景象转向人文气息,提到“平台盛文雅”和“西园富羣英”,展现了当时士人聚集的文雅场景,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末尾则以对自身的反思作结,感慨“已非丽则”,“恭惠奉仁明”,展现出对自身地位的自省和对社会风气的忧虑。这种自我揭示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在美丽的描绘中增添了一层深邃的思考。
整首诗以清雅的意象、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谢朓作为诗人的独特风格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君主德行的期待及对自身的反思。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宁静和人文气息,传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社会风气的忧虑,展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中“星回夜未央”主要表达了什么?
“云荫满池树”中的“云荫”象征着什么?
诗中提到的“君王嗣德声”主要表达了对君主怎样的期待?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