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1:05: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1:05:34
小雪前三日锺冠之约余侍老人行山舟发后洪入
日高裹饭看何山,山缺东南水绕关。
松桧不摇风自度,读书声在白云间。
在小雪的前三天,约定与老人与我一起去爬山,乘船出发后,后面的大洪水涌入。
正午时分,我裹好饭团,观望着哪座山,山在东南角缺口,水环绕着山关。
松树和桧树在风中不摇晃,读书的声音飘荡在白云之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通过“读书声在白云间”可联想到古代文人墨客追求的隐逸生活,渴望与自然和谐共处。
作者介绍: 洪咨夔(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字子昊,号白云山人,善于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与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作者与友人约游山,山水之间的悠闲与宁静,体现了当时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描绘了山水之间的宁静与和谐,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学习的执着。开头部分提到与老人的约定,设定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出游背景。诗中“日高裹饭看何山”表现出悠闲的心态,正午时分,阳光正好,诗人享受着自然的美景。
接下来的“山缺东南水绕关”,通过对山的描绘加深了诗意,山的缺口和水流的环绕,营造出一种动静结合的画面。最后两句“松桧不摇风自度,读书声在白云间”,则将自然与文化相结合,描绘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理想境界,仿佛在一片白云之上,读书声回响,给人以宁静和清新之感。
整首诗在结构上虽简洁,但意境深远,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追求高洁的精神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淡泊态度,以及对文化追求的执着。诗中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反映了诗人的理想与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节气是什么?
诗人和谁约定去爬山?
“松桧不摇风自度”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洪咨夔的这首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王维诗中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更强调了孤独与沉思。洪咨夔则更多地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及对生活的淡泊。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