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23:13: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23:13:32
次韵陈祭酒直舍木犀
方岳 〔宋代〕
西雍夜直秋风底,
断是龙涎不敢香。
月府肯分金粟粟,
书床相对玉琅琅。
人间富贵梦不到,
世外高寒味尽长。
亦笑柴桑千载士,
同时祇识菊花黄。
在西雍的夜晚,秋风轻拂,
似乎是龙涎香也不敢散发它的香气。
月光下,难道真会有金色的粟米分给我?
书桌前,与书相对,独自品味着优雅的韵味。
人间的富贵梦想无法触及,
而在世外的高寒之地,清香却能久远长存。
我也嘲笑柴桑那些千年士人,
他们至今只认得菊花的黄色。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方岳,字宾之,号白云,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擅长诗词,尤其以五言诗著称。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方岳对友人的怀念之际,表达了对清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间繁华的淡漠,反映了士人对外界名利的超脱心态。
这首诗通过描绘西雍的秋夜景象,表现出诗人对宁静、雅致生活的追求。开头两句以秋风和龙涎香相对照,表明诗人内心对香气的渴望与对现实的冷淡。月光下的书桌象征着精神生活的充实,反映了诗人对书卷气的向往。
在后四句中,诗人表达了对世俗富贵的看法,认为这些追求难以满足内心的清静与高远。尤其是“世外高寒味尽长”,强调了隐逸生活的长久与独特滋味。最后,诗人以对柴桑士人的嘲笑,隐含了对追求名利的士人的不屑,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独立见解与超然态度。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高远,体现了方岳追求清淡淡泊、高洁生活的理想,反映了宋代士人对名利的反思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漠和对清静生活的追求,反映了宋代士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同时也展示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独立精神。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西雍夜直秋风底”中的“西雍”指的是哪个地区?
诗中“龙涎”象征什么?
诗人对人间富贵的态度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