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次韵参寥师寄秦太虚三绝句,时秦君举进士不得 其二》

时间: 2025-04-26 05:38:21

诗句

一尾追风抹万蹄,昆崙玄圃谓朝隮。

回看世上无伯乐,却道盐车胜月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38:21

原文展示:

一尾追风抹万蹄,昆崙玄圃谓朝隮。
回看世上无伯乐,却道盐车胜月题。

白话文翻译:

一条尾巴追逐着风,踩踏着万千马蹄。昆仑山和玄圃被称为朝廷的栖息地。回过头来看,世上却没有伯乐这样的识马之人,大家却觉得盐车的作品胜过了月亮的题字。

注释:

  • 一尾追风:形容速度极快,像是追逐风一样。
  • 万蹄:指万千马的蹄声,形容壮观的场面。
  • 昆崙玄圃:昆仑山和玄圃是中国古代神话中著名的仙境,代表着理想和高雅的境地。
  • 伯乐:古代著名的识马之人,寓意人才的发现者。
  • 盐车:指一个历史上著名的工匠或艺术家的作品,暗示其成就被高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词人、诗人、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广泛的兴趣而闻名,特别是其诗词作品表现出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苏轼晚年,正值政治风波和个人遭遇挫折的时期,表达了对世俗评价的不满和对人才被埋没的感慨。诗中提到的“秦君”正是他的一位友人,因举进士未能如愿而感到惋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表现了苏轼对人才识别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用“一尾追风抹万蹄”描绘出一种激昂的气势,展现了追求理想和成就的决心。接着,提到昆仑和玄圃,这两个典型的仙境象征着人们心中理想的追求与向往,而“却道盐车胜月题”则揭示了现实的无奈,表达了对社会风气的不满。诗中对伯乐缺失的反思,突显了对人才的渴望与无奈,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尾追风抹万蹄:形象地描绘出一种迅速且充满活力的景象,可能暗指年轻人的奋发向上。
  2. 昆崙玄圃谓朝隮:将理想化的境地与现实的朝廷生活进行对比,表达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3. 回看世上无伯乐:感叹世上缺乏真正能识别和重用人才的人。
  4. 却道盐车胜月题:反映出社会上对艺术和才华的误解,揭示了价值观的扭曲。

修辞手法:

  • 比喻:用“一尾追风”比喻追求理想的年轻人,生动形象。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句式对称,增强韵律感。
  • 夸张:用“万蹄”形容数量庞大,强调了场景的壮观。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人才的渴望与现实的失望的对比,表达了对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思考与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自由与追求,代表着理想和希望。
  • 昆崙:象征理想的高地,代表着人们心中的向往。
  • 伯乐:象征识才之人,暗指社会对人才的忽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轼在诗中提到的“伯乐”指的是: A. 识马之人
    B. 画家
    C. 政治家
    D. 诗人

  2. “一尾追风”比喻的是: A. 追求理想的人
    B. 自由的生活
    C. 迷失的方向
    D. 迅速的物体

  3. 诗中提到的“昆崙”象征着: A. 理想与高远
    B. 现实与困境
    C. 失去的机会
    D. 普通生活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苏轼与李白在诗中均表达出对理想和现实的思考,但李白更注重豪放与洒脱,而苏轼则在沉静中流露出对社会的深刻思考。李白的《将进酒》充满了对自由的渴望,而苏轼的《次韵参寥师寄秦太虚三绝句》则更关注于对人才的识别与重视。两者风格迥异,反映了不同的历史背景和个人经历。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宋代文学概论》

相关查询

无弦琴 白雁 梅魂 飞燕 睡蝶 霜花 霞绮 题孝子李汝作先生寿亲应酬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同的成语 秃宝盖的字 独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崄诈 夫课 无底洞 解房 痛自创艾 毛字旁的字 頁字旁的字 陵阿 业字旁的字 自作多情 包含寞的词语有哪些 月字旁的字 穷不失义 横见侧出 知情不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